hwyzw 发表于 2025-5-18 02:23:39

养老行业老年人痛点初步观察分析:老龄化严峻需求压力增大

    https://img0.baidu.com/it/u=4236676735,280144534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65&h=342

    一、养老行业老年人痛点初步观察分析
    1.根据行业及市场报告,我们有以下初步观察:
    《清华大学:2019年智慧养老产业白皮书》显示,2018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攀升至24949万,这一比例占到了总人口的17.9%。这一数据显著超过了联合国对“人口老龄化”标准的界定(即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该报告揭示了我国养老模式的显著特点,即以家庭养老、机构养老以及社区养老为主,其中家庭养老的比重高达90%。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老龄化问题的严峻性,养老需求随之增长,养老压力也在不断上升。自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多数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尤其在城市地区,子女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较大,难以对家中老人提供全面细致的照料与保护。

    《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典型模式及城市案例数据监测分析》与《2021年中国养老服务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养老产业正迎来变革期。除了传统的居家、机构以及社区养老模式,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新型模式也应运而生。尽管养老服务产业链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上下游标准,但在医疗领域的融合度尚显不足,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由此可见,居家养老的智能化模式有助于减轻当前养老医疗需求压力,并提供娱乐等多元化服务。医养结合与康养融合,是提高智能养老服务品质的核心所在。
    2.根据我们自身对于老年群体的观察,我们初步有以下发现:
    互联网依旧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群体,而了解或接触过互联网的老年人寥寥无几。腾讯社会研究中心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亦指出,老年人的网络行为常受到子女期望以及社会对互联网的整体印象的制约,导致他们在网络生活中的行动空间被大幅度压缩。智能手机界面复杂,操作流程冗长,这给老年人带来了极大的使用难度。他们往往难以掌握手机各项功能,大多数时间手机只是处于待机状态。这种情况导致许多老年人最终选择放弃,不再尝试融入互联网社会。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智慧养老平台的适老化改造,需从老年人的立场出发,真正体会他们的多样化需求,并据此开发出易于他们理解和使用的各类产品。例如,主要功能入口在屏幕上的占比可以适当增加,界面中的菜单导航层次可以进一步简化等等。构建一个真正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互联网环境,这一点极为关键。《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强调,我们必须重视对老年市场的开发,致力于将互联网的便利带给每一位需要的老年人,使他们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旁观者,而是真正融入其中,享受便捷的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
    尽管如此,在现实生活中,那些知识水平较高的老年群体仍会借助互联网搜寻各类专业性的知识资讯;而那些拥有艺术天赋或热衷于“广场舞”活动的老年人,则会通过互联网欣赏音乐;此外,性格开朗、外向的老年朋友们也会使用淘宝等购物软件进行购物。
    《2019-2020中国互联网趋势报告》由阿里发布,报告指出,自疫情爆发以来,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迅速融入数字化生活。在第三季度,这一年龄段人群在淘宝的月活跃度同比大幅提升,增速远超其他年龄层。此外,老年群体的消费总额在过去三年里以20.9%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疫情期间的消费增速位居第二,仅略逊于“00后”。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不容忽视,老年网民的增速出乎意料,其规模与消费实力均显著,针对这一群体的产品与服务市场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老年网民的增长速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消费能力来看,他们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收益中最具价值的一部分。

    深入挖掘老年人未满足的需求,我们必须着力拓展老年消费市场,致力于将网络便利性普及至每位需求者身边,确保老年人不再仅仅是互联网的旁观者,而是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从而简化他们的日常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依托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能化城市养老服务数字化平台,为养老健康产业注入新动力,推动行业向数字化转型的进程,这将成为养老产业发展的一个创新策略和实际行动。
    综上所述,我们已形成对问题的大致认识,随后将着手策划思维工作坊,旨在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并针对该行业的难点问题进行解决。
    二、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参与者介绍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实时分析业务数据的需求变得极其关键,众多企业在数据汹涌的时代潮流中纷纷踏上了数字化转型的征程。在这一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成为企业转型的核心环节。为了最大化地利用大数据分析,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融合设计思维、系统思维和数据分析的程序模型,这正是《设计思维手册:斯坦福创新方法论》中提到的“混合模型”。运用综合模型,可以提升设计思维的灵活性和对服务对象需求的深入理解,同时坚持用户至上的理念,进而提高服务品质,从而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征途中获取更佳的解决策略。

    数字化进程的推进要求构建涵盖多领域的协作团队,以实现灵活且全方位的合作,从多维度审视问题,并孕育出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因此,我们的团队由专注于服务设计的思考者、擅长视觉设计的专家,以及精通数字业务运营的专业人士共同构成,具体成员配置如下:
    设计思维者:蒋晓琳
    可视化设计师:谢依希、李一鸣、颜癸悦
    数字业务运营人员:杨悦聪
    团队成员个人简介(极简版PS)提供:
    团队成员蒋晓琳个人简介
    PS概述:我掌握了大量的互联网平台及服务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并在产品服务系统推动绿色与数字化转型的作品中发表了EI成果。期望通过融入系统思维的服务设计工作坊,为互联网领域的年轻设计师、管理者以及关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的互联网平台部门提供特色培训,助力我国在绿色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取得更多成就。
    提供平台经济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分享服务设计的相关知识,并指导如何运用设计思维工具。
    团队成谢依希个人简介
    在产品构思及界面设计优化方面拥有专业技能,曾荣获NCDA国家级赛事奖项,期望通过参与工作坊来增强用户体验设计的本领。
    针对社区养老用户的实际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我们秉持适老化设计理念,共同参与产品原型和功能的开发,制定出以人为核心的社区服务优化策略,从而有效提高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
    团队成员李一鸣个人简介
    PS概述:该设计师在充分理解客户的设计意向之后,能够依据与策划团队沟通确定的方案,负责并对接完成相应的产品设计任务,专注于平面视觉设计领域。
    贡献包括:通过设计思维方法,对社区养老产品进行原型的设计和制作;同时,输出产品应用程序的原型;此外,还为团队项目的进展提供策略建议,助力推进工作坊成果的全面优化。
    团队成员颜癸悦个人简介
    PS概述:该概述能够针对用户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相应的设计方案制定,秉承以用户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理念,旨在通过设计手段解决用户的需求问题。同时,它协助UI设计师打造出既满足用户需求又符合产品规格的前端原型界面,从而提升产品的实用性,并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愉悦体验。
    在本次养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项目中,我们通过绘制用户旅程地图,深入剖析了养老群体的具体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同时,运用线框和草图等设计工具,对产品原型进行了辅助设计。最终,基于产品原型的成果,我们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
    团队成员杨悦聪个人简介
    PS概述:对媒体平台内容发布及运营流程熟练掌握,能够全程跟踪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有效协助项目组同仁按预定进度实现产品成功上线。
    在此团队致力于社区养老数字化转型的设计工作中,我们运用了设计思维,对数据信息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独立完成了团队MRD和BRD的全面编写。同时,我们与来自不同学科的团队成员展开了紧密的合作,共同高效地推进了项目各项内容的完善。
    三、数字化转型设计思维工作坊设计:阶段和流程
    我们团队针对养老行业的研究报告和独居老人面临的多重难题,决定采纳斯坦福创新方法中的三大阶段与六步流程,精心打造为期两天的线上或线下工作坊。这三大阶段涵盖了挖掘、创造和交付,而六步流程则包括理解、观察、定义、构思、原型或建模以及测试与价值验证。

    具体设计如下:
    1.挖掘阶段:理解和观察+数据挖掘
    在此阶段,我们主要运用线上工作坊的形式,借助腾讯文档、miro等同步协作工具,对智慧养老领域及独居老人的问题进行初步的观察与分析。我们深入挖掘用户的痛点,记录团队的创意想法,并逐步明确本次工作坊的产品用户需求,为后续阶段的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团队初步观察分析所得:
    老年人因缺少社交生活,经常产生孤独感。
    缺少医疗保健保障,居家养老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健康问题。
    子女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较重,这使得他们难以对家中的长辈给予周到的照料和悉心保护。
    2.创造阶段:定义和构思
    本阶段活动为一场线下工作坊。我方团队计划于2021年6月4日举办。此次工作坊的主题将聚焦于养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挖掘阶段,团队对行业用户的需求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我们需以人为核心,重新塑造和明确问题。同时,我们将设计思维与商业生态系统的设计理念相融合,通过头脑风暴及工作坊等形式,集体探索创新解决方案,进而提炼出养老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策略。
    在构思(头脑风暴)过程中,团队将结合以下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结合生态系统发展实现养老社区商业价值流
    打造模块化数字养老生态系统,构建可持续服务系统
    对当前养老行业市场中的需求文档(MRD)以及业务需求文档(BRD)进行精心构思与创意设计,并提炼出具有关联性的创新点。
    这一流程能够催生更多新颖、卓越的构思,并产出大量可能的解决方案。团队成员可以挑选自己偏好的创意进行投票,经过团队的筛选和精简,最终锁定那些最为优秀、实用或创新的方案,使其进入实施阶段。
    3.交付阶段:原型/流程+建模和价值验证
    本阶段举办的是线下工作坊活动。我的团队计划于2021年6月5日,对养老行业未来发展的数字化转型方向进行初步的草图规划。
    经过团队深入讨论与资源整合,我们特别邀请了那些对智慧养老领域充满热情的高层管理者、技术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关键决策者。同时,我们还邀请了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创业人士等不同角色,共同参与到原型解决方案的开发工作中。最终,我们成功打造了一套展示效果和实用性都相当出色的低版本产品原型。接下来,我们将这个原型推向了潜在用户和市场进行实地测试,并收集了相应的数据与反馈,以此为基础对企业的数字化设计模型进行了价值评估和优化。随后团队进行产品可行性、产品商业盈利可行性的价值验证。
    最终,该团队精心设计并成功推出了符合市场要求以及数字化商业模式需求的产品原型。
    四、个人贡献与心得
    跨学科团队允许来自不同领域的人员围绕项目持续互相学习,学生的多元跨专业背景,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项目制和团队合作的学习模式,促使他们不断拓展设计的边界,通过反复的头脑风暴讨论,为项目寻觅更优的解决方案。
    项目初期,团队在研讨会上依托前期市场调研成果与理论依据,对所提出的问题、初步设想以及潜在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运用记事板和图像等视觉工具,最终确定了探索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路径,并着手设计产品原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老行业老年人痛点初步观察分析:老龄化严峻需求压力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