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光伏新增装机预期调低,行业发展受现金流制约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近期,光伏行业的媒体和专家对2020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量进行了计算和预测,普遍预测今年的光伏新增装机量预计会下调至25至35吉瓦,其中新增装机主要集中于地面电站,而在分布式光伏电站领域,则以国家政策补贴支持的居民光伏发电系统为主。受限于资金短缺、消纳能力有限以及建设周期较短等多重因素,光伏产业在最近两年里,其增量市场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下降,国内的光伏电站资产也逐步从增量市场转向了存量市场。
特别是自531事件之后,光伏发电的补贴问题日益显现,光伏电站的盈利空间显著减少,随之而来的是负债问题的日益突出,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已成为限制企业乃至整个光伏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众多民营投资企业,由于补贴延迟导致的财务压力,正迫切寻找各种途径实现资产转换,以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国有企业作为投资的主力,正快速进入市场;同时,自2018年5月31日之后,我国的光伏电站交易市场已经展现出规模化的快速增长趋势。
“卖身”或许成为有效的自救方式
2019年间,众多民营企业纷纷反映,受补贴款项拖延所引发的现金流紧张问题,迫使它们不得不缩减投资规模。这一现象在2019年民营企业大规模出售项目的事实中得到了明显体现。
近期,备受关注的熊猫绿能公司第二次大规模融资行动已于2月18日圆满落幕。该公司此次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成功筹集了约17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以减轻财务压力。这一举措在补贴拖欠的背景下,充分展现了民营企业的韧性。
实际上,自2018年5月31日之后,我国光伏电站投资领域的领军民营企业——协鑫新能源,便陆续开始处置其光伏电站资产,并且这种现象在行业内已经较为常见。
2020年标志着三年期融资租赁合同到期的重要时点,故而本年度众多项目将承受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双重压力,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的现金流紧张状况。与此同时,疫情的蔓延使得经济增长速度进一步减缓,企业所承受的资金压力也将随之增大。
此外,在2020年1月20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推动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稳健成长的若干指导意见》,其中规定对尚未列入目录的存量项目应先行确权,此举使得众多先前未纳入目录、交易不便的项目得以简化交易流程。
据此,行业内的权威人士预测,2020年新增电站的交易市场将会比2019年更为热烈。
直击光伏电站交易痛点
https://img2.baidu.com/it/u=2045220271,370979180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98&h=500
光伏行业在2019年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国内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新增的市场份额上。然而,自2019年起,这一焦点开始逐步转向,重心逐渐转向了存量市场。
新增市场逐渐转向存量市场的交易领域,而未来存量市场能否实现更快的增长和更高的效率,这无疑将成为推动新增市场发展的一大关键因素。
在当前的光伏市场交易环节,依然主要依靠行业内熟人间的推荐,这种流通方式单一且覆盖面狭窄,使得寻找合适的投资者变得耗时漫长,进而拉长了交易周期。此外,在交易过程中,资产信息的真伪难以辨别,其优劣也难以区分,同时资产隐私信息泄露的风险也较高,这些都使得电站资产的出售变得尤为困难,其变现能力也相对较弱。
当前,在光伏电站的交易流程中,需要处理众多手续文件,诸如备案手续、电网接入相关文件以及土地租赁合同等,然而,不同地区和企业对光伏电站合规性的要求各有差异,因此,在光伏电站作为资产进行交易时,必须投入大量时间以协调买卖双方的需求,并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
在投资者关注的品质评估领域,所涉及的项目众多且结构复杂。评估过程中,数据缺失及光伏电站建设环境的多样性使得技术风险的量化难以统一,进而导致对电站发电量等核心指标的预测出现误差,这进而影响了电站资产价值的评估。
面对电站业主迫切需要将资产转化为现金,以及收购方对投资目标品质的精准评估,这一过程若能依托统一的标准和平台,无疑将极大地提升其流畅性和效率。
新能链助力资产交易更高效
为攻克这一挑战,新能链将新能源产业实体与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相融合,同时汇聚认证、司法、金融等领域的高品质资源,构建起产业共识体系。通过资产的确权、评级以及智能匹配等手段,助力交易价值的提升,从而有效促进了光伏电站资产的快速流通。
新能链首先协助资产所有者与投资者,依照规范化的上链步骤,实现资产的数字化处理。同时,它还与互联网法院、鉴定机构、检测中心和审计部门等多家单位携手合作,在区块链上进行资产的确权操作,确保了数字化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同时,得益于区块链独有的保密特性,链上敏感数据的隐私得到了有效保护;投资方仅能查阅电站的基础信息。若需深入了解,必须由链上的智能合约来引导。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了电站业主的隐私信息不会遭到泄露。
https://img2.baidu.com/it/u=688026535,1372367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67
资产上链确权作业圆满结束后,新能链着手实施第二项措施,即对光伏资产的质量进行评估与增强信用,旨在促进资产的高效流转。该措施以资产的可信数据为依据,从环境、运营、设备、风险控制四个方面构建评级模型,并联合链上第三方节点机构,对资产的属性等级进行综合评定。同时,依托于资产上链所生成的可信数据,以及光伏资产所配备的物联网设备所收集的信息,我们运用数字化手段对光伏资产进行了更加客观的信用增强。
在数字化资产的确权和价值上链工作完成后,新能链平台便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光伏资产数据进行细致的标签化处理,确保数据符合既定标准。这样,投资者便能对拟售光伏资产进行精确挑选。此外,平台还会根据投资者的偏好,主动推送那些被认定为优质资产的详细信息,以便在投资者进行手动筛选之前,便能够获取相关信息。
借助数字化手段,对交易双方实施精确的智能配对,将颠覆传统低效的一对一决策方式,并实现了线上多对一的快速精准匹配。通过这种方式,成功破解了光伏资产交易领域长期面临的难题。
光伏行业可预见的未来
当前,光伏产业正步入从粗放型向精细型发展的新阶段,其发展模式正从过去的追求规模、速度和价格转向追求质量、技术和效益。为此,光伏企业亟需进行数字化改革。这不仅包括数字化设备的升级,还包括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组织和业务模式的创新。
将生产经营理念从“实物运营”转向“数据运营”,对光伏电站建设与运营中积累的丰富数据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有效运用,这不仅有助于光伏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还能推动企业探索新的跨行业业务模式,从而为光伏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收益。
基于“数据资产运营”的核心理念,新能链正利用链上现有的数字化资源,着手构建覆盖全国的新能源资产数据图谱。此图谱旨在以更为直观、便捷的形式,呈现全国范围内的电站资产,从而帮助投资者更轻松、迅速地锁定理想的资产。
在对众多投资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定期推出新能源资产的投资需求描绘,旨在助力链上资产方更精准地对接投资方的具体需求,增进买卖双方的相互认知与信任。此举有助于加速新能源资产价值的顺畅流转。
光伏企业追求高质量的发展,致力于维护并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实现数字化和转型升级,这不仅是一项战略性的决策,更是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途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