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公园里向日葵将迎赏花季,为何有的却背对着太阳?
秋天到了,公园里的向日葵也将要迎来最佳的赏花季节。我们自幼便常听闻,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转动——这一特性仿佛与它能产出瓜子的事实一样,显得是那么不言而喻,成为众人皆知的常理。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摄影作品中,我们有时会注意到,并非所有的向日葵都始终面向太阳。偶尔,一些“与众不同”的向日葵会转过头去,背对着太阳,甚至有时候,一大片向日葵都会集体扭转方向,好似在向太阳表达不满。
这些向日葵为何会面向背离太阳的方向?难道我们从小学习的知识,关于向日葵花盘会随太阳转动的事实,竟然是错误的吗?
向阳是植物激素调节的结果
为了探究这些与众不同的向日葵为何会呈现不朝向阳光的现象,我们必须首先搞明白为何向日葵的花盘会跟随太阳的移动而转动。
在18世纪末,研究者们便开始探讨这一课题。经过一系列实验,植物学专家们揭示了向日葵花盘随太阳转动的原因,这主要归功于植物体内存在的两种关键物质——生长素与叶黄氧化素。
在向日葵花盘下方的茎部,生长素广泛分布,其主要功能在于激发向日葵植物细胞进行迅速分裂与增殖,从而有效推动向日葵的生长与发展进程。
然而,生长素对光敏感,其活性会受到光照的压制,因此,在向日葵花盘下方,茎部背光一侧的细胞在纵向生长方面更为迅速。由于向光面和背光面的生长速度存在差异,向日葵的茎顶端便会向阳光方向弯曲,进而导致花盘朝向太阳倾斜。
https://img2.baidu.com/it/u=2131344155,340477793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50
叶黄氧化素这种成分的作用效果与前者截然不同,它不仅能够抑制植物细胞的生长,而且自身偏好光照,光照的增强还能提升其活性。正因为如此,叶黄氧化素会在向日葵朝向阳光的一侧聚集,进而引发向日葵茎秆向太阳方向弯曲的现象。
太阳的移动导致光线照射角度变换,进而促使生长素和叶黄氧化素的活性发生波动,因此向日葵顶部的花盘随之调整方位。当正午时分,向日葵保持挺立姿态,而到了傍晚时分,其茎秆则开始向西弯曲。
植物学家经过测量发现,向日葵的花盘并不总是紧跟太阳,其与太阳的角度大约滞后12度,这意味着其旋转的时间与太阳的运行时间相差大约48分钟。
太阳西沉,夜色渐浓,光照逐渐减弱,此时向日葵体内的生长素与叶黄氧化素开始重新调整分布,花盘随之缓缓回转,而那些弯曲的枝干亦逐渐挺直。
研究人员的观察数据表明,通常在夜半三更时分,向日葵便会转向东方,为的是在次日日出时分能够迅速迎接阳光的照耀,从而展开新一日的光合作用。
不再向阳是长大成熟的表现
那么,为何某些向日葵不再呈现出追随光线移动的特征?这或许是因为它们未能受到那两种关键物质的作用吧?
或许有人已经察觉,对于一朵向日葵而言,从花蕊到花朵的萌发,直至花朵完全绽放的整个过程中,它的花盘始终是围绕着太阳旋转的。
随着向日葵完成授粉与结籽的过程,其茎杆开始显现出老化的迹象,内部所含的生长素和叶黄氧化素含量逐渐减少,这些物质对植物的影响也随之减弱。因此,向日葵花盘随太阳移动的幅度也随之逐渐缩小,直至几乎不再有任何转动。
https://img1.baidu.com/it/u=2769677493,261862946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200
在当前这个时期,向日葵的花盘逐渐走向成熟,果实重量也在不断上升,此时花盘的朝向主要受地心引力作用,故而我们会观察到,成熟的向日葵常常低垂着头颅。
成熟的向日葵倾向于持续面向东南方向,这一倾向的原因在于,朝向东南方能够迎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有助于蒸发夜间在花盘上凝结的露珠,降低被霉菌侵袭的风险,并且有助于略微提高花盘的温度,从而吸引前来授粉的昆虫。
此外,向日葵的花粉对高温较为敏感,一旦气温超过30摄氏度,便可能遭受烧伤。而将植株朝向东南方向,则能有效地减少花粉在正午时分受到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
总体而言,向日葵之所以会朝向阳光转动,是因为其生长的需求,而当它们停止朝向阳光时,这反映了它们已经长大并趋于成熟。
实际上,这种由体内激素分布引发的趋光特性并非仅向日葵所独有,众多植物在成长过程中亦会受到激素的这种“影响”或“支配”。
在针对豌豆幼苗生长特性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一旦对光照的方位进行人为调整,豌豆的嫩苗便开始持续调整自身的生长路径,有时甚至不惜弯曲成螺旋形。
既然并非所有植物在生长期间都具备这一特性,为何人们却特别突出向日葵的朝向阳光的特性呢?这或许是因为它的花朵大而圆润,颜色金黄,花盘特别引人注目吧。
(据微信公众号“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