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百病生?新加坡丘保润医师教你综合调理补气血
气血充沛,百病自除。然而,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常会感到身体疲惫、精神不振,面容无华,四肢末端发凉。尤其是女性,她们还可能遭遇月经量减少、周期不规律等问题,这些都是气血亏虚的明显迹象。新加坡的丘保润医生强调,气血是维持生命的基础,中医调理注重的是虚则补之的原则,通过饮食、穴位按摩、中药以及生活习惯的全面调整,可以有效地提升和改善气血的状况。
首先推荐大家可补气血的食疗方子:
https://img1.baidu.com/it/u=96373849,7768432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7
补益气血的根本在于食疗,建议适量摄入以下两种红色和两种黑色食材:红枣与红豆有助于健脾养血,而黑豆与黑米则能补肾强身。
黄芪当归乌鸡这道经典药膳,其配方包括黄芪15克、当归5克以及3颗红枣与乌鸡一同炖煮。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当归则擅长养血活血,二者结合,实为气血双补的绝佳组合。
另外还可配合穴位按摩,激活气血运行的开关
血海穴位位于屈膝时髌骨内上缘上方两寸处,具有健脾养血的功效,操作方法为用拇指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揉该穴位,连续进行30次。
https://img2.baidu.com/it/u=516902361,319642177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9
足三里穴位位于外膝眼下方三寸处,是脾胃经络的重要穴位,通过握拳敲打该穴位,直至局部产生温热感。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方三寸处,是肝、脾、肾三经的交汇点,当用拇指按压时,产生酸胀感最为理想。
丘医师特别强调,在进行按摩时,应同步进行均匀的呼吸,这样的做法在早晨起床后以及晚上睡前进行,其效果尤为显著。同时,孕妇在按摩时应当避免对三阴交穴位进行操作。
调养气血需遵循逐步推进的原则,其核心在于呵护脾胃健康。丘保润医师指出,现今很多人因过度节食、频繁熬夜而导致气血受损,在调理过程中,应当首先着手提升脾胃的功能,随后再逐步进行气血的滋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