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环境安全引关注!病房隐患或成二次伤害源,三尺法韵来支招
您的住院条件是否安全?医院理应成为救治病患的圣地,然而,病房中的一处水迹、一盏未开启的夜间照明灯、或是一处缺失的扶手,都或许变成患者再次遭受伤害的隐患。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患者来说,住院期间一旦受伤,往往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但在维护自身权益的过程中,却常常误入“自认倒霉”的困境。本期三尺法韵(第十七期)将针对具体案例,并依据笔者整理的《病房安全隐患自查清单》,向读者呈现一份详尽的医院受伤“避坑”指导手册。01
真实案例:洛阳某医院“防滑地垫缺失”引发的骨折纠纷
[]
2024年,河南洛阳的一家知名三甲医院接收了一位70岁的糖尿病患者,名叫王先生。王先生住院的第三天晚上,他在独自前往卫生间时,由于地面湿滑不慎踩空,不幸摔倒。在他大声呼救之后,医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进行救治。
经过诊断,王先生在此次事故中不幸遭受股骨颈骨折,且术后不幸感染。另外,相关鉴定机构评定,王先生此次事故造成的伤残程度达到了九级。
家属和委托的律师均认为,王先生此次事故的发生,是由于医院未能铺设防滑地垫以及未能及时清除地面水渍所致。因此,他们决定向医院提出索赔,要求赔偿包括医疗费用和残疾赔偿金在内的总计28万元。
这个案子在委托律师后,办案团队探讨后总结出以下两个焦点:
(图源网络侵删)
在与律师的交流过程中,医院无论是对言语上的推脱还是对提供相关证据的拒绝配合,总之,在查明上述焦点问题上,始终持有一种抵触情绪。
医院方始终坚称,病人在院中遭受伤害是由于医院未能履行应有的谨慎职责,而医院仅同意基于人道原则对患者进行不超过五万元的补偿。
谈判破裂后律师团队将该医院诉诸法院,要求医院承担侵权责任。
在诉讼阶段,通过司法鉴定确认,该医院走廊与卫生间地面所具备的防滑系数并未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护理记录亦表明,在事故发生前两小时内,并未有巡查记录的记录。
最终,依据《民法典》第1198条的规定,法院判定医院需承担70%的赔偿责任,并需支付赔偿金19.6万元。
本案例的阐述依据《民法典》和《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条例》,同时结合司法实践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涉及的个人或机构信息进行了必要的脱敏处理。
02
病房安全隐患自查:15 项检查标准护安全
为了协助病患在住院期间更有效地识别潜在的安全风险,本文作者编制了一份《病房安全隐患自查表》(仅供参考),供读者朋友们参照自查。
(一)基础设施类
检查地面是否铺设了防滑地砖或铺设了防滑垫,确保清洁后能够迅速擦干,并且已正确放置警示标志。
https://img2.baidu.com/it/u=2062808112,123901784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50
走廊、卫生间、病房门口的扶手是否已经安装,这些扶手是否结实可靠,以及它们的高度是否处在80至90厘米之间(这一高度便于老年人握持)。
病床周围的防护设施是否完整,其高度是否足以提供安全保障,以及病床的升降机制是否运作顺畅。
病房内的照明是否足够明亮,夜晚是否配备了柔和的地灯,以减少强烈光线对视线的刺激和消除视野中的盲点。
5、电线、管道是否裸露,是否存在绊倒风险。
(二)设备设施类
系统是否能够迅速响应呼叫,护士站是否能在按键后及时作出反馈,且这种反馈是否能在3分钟内完成。
2、卫生间是否有紧急呼叫按钮,位置是否在伸手可及处;
热水供应设施是否配备了防止烫伤的安全装置,以及水温是否被调节在45摄氏度以下。
病床与卫生间、洗漱台之间的过道是否保持通畅,其宽度是否达到了0.9米及以上的标准。
(三)护理服务类
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是否进行了详尽的安全教育,内容涵盖防滑和防止跌倒的相关注意事项。
2、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是否及时提供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工具;
是否安排定时的病房巡查,尤其是在早晚高峰时段、用餐时刻等容易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刻。
对于应用利尿剂、降压药物等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的患者群体,是否已经采取了相应的特别提示及护理对策。
(四)环境管理类
1、病房内是否保持整洁,杂物是否及时清理,垃圾桶是否加盖;
空调的设定温度应适宜,冬季应确保不低于20摄氏度,夏季则不应超过26摄氏度,以防止因温差过大而引起身体的不适感。
(图源网络侵删)
03
申请医疗过错鉴定与如何维权成功
处理医疗纠纷案件时,首先必须明确一点,那就是医院是否存在责任以及责任大小的判定,这一点与其他类型的法律纠纷案件相比,具有根本性的差异。
https://img1.baidu.com/it/u=455696830,3377488392&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62
而解决办法中有一个必经之路就是申请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受限于本文篇幅以及知识产权的考虑,本文在此无法赘述太多。
读者如有需要,可在评论区留言,或直接向本文作者咨询事故详情、医疗过错司法鉴定申请书撰写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以及需要留意的相关细节。
(当然不需要付费,以交流沟通为主)
自然,医疗纠纷相较于其他民事案件,其难度与复杂性更为显著,就我个人观点而言,我更倾向于建议当事人寻求律师的帮助。
在维权过程中,普通人又如何高效举证呢?
在阅读本文第二段内容之后,我的朋友们应该对医院是否存在过错这一议题有了初步的理解。
在医院受伤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及时记录。
例如,一旦跌倒,应迅速进行拍照记录,包括地面状况和警示标志等细节;同时,也可以进行视频录制,以检查医护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响应速度。
接下来是病历的保存,同时,患者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机构在短短24小时之内保存护理记录、巡查登记簿以及医院的监控录像等关键证据。
(图源网络侵删)
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可以抓住以下重点:
在申请司法鉴定过程中,除需递交上述各项证据之外,还需明确提出要求鉴定机构对以下事项进行评估:
检查设施缺陷:需确认防滑系数、扶手间距是否满足《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
护理工作中的疏忽包括:检查的频次是否达到规定标准,风险评价是否存在疏漏之处。
除了医疗费用以及护理费用之外,中老年患者还可以提出以下赔偿的关键要素:
残疾辅助器具费:如轮椅、助行器的更换周期费用;
长期营养费:需附带主治医师出具的膳食建议书;
需留意的是,该观点须有相应证据作为依据,否则难以获得法院认可。至于能否如愿以偿,建议读者咨询专业律师,或与本公众号取得联系,一旦收到信息,便会给予答复。
04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