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仙女涂眼霜防眼纹却长脂肪粒?一文带你了解脂肪粒真相
众多美少女致力于眼部抗衰老,力求避免眼部细纹的产生,于是不懈地涂抹眼霜。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她们发现:眼睛居然长脂肪粒了!
众多人发现,他们眼睛周围频繁出现一些白色的小颗粒,其大小与芝麻相仿,大家通常将其称作“脂肪粒”。
脂肪粒到底是什么?
实际上,从医学的视角来看,脂肪粒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粟丘疹”与“汗管瘤”,其中,绝大多数人的脂肪粒属于粟丘疹这一类别。
粟丘疹常见于眼部周边及额头部位,通常表现为白色或浅黄色的、针尖般大小的隆起。
粟丘疹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这是由于皮脂腺区域的表皮在自然代谢过程中出现过度角化,最终导致其凸起,形成了我们肉眼可见的白色小颗粒。
某些粟丘疹的形成,是因为皮肤表层先遭受了损伤,随后在受到外界刺激的作用下才产生的。
眼霜和脂肪粒有关系么?
可能不全是眼霜的“锅”,因为有些人不涂眼霜也会长脂肪粒。
为什么有的人一涂眼霜就长脂肪粒?
这可能是眼部肌肤已经有了微小伤口或者炎症。
若所用的眼霜存在刺激性,或者对其中某些成分产生不适,便可能加剧眼部肌肤的炎症反应,进而诱发皮肤生成脂肪粒。
所以,眼霜可能是诱因,而不是长脂肪粒的直接原因。
如何预防脂肪粒?
此外,眼周区域的皮肤尤为薄弱,极易受损,因此日常护理中必须注重防晒和补水措施,以防止皮肤受到伤害。
防晒:墨镜、太阳帽、打伞等硬防晒设备;
保湿:眼霜/眼精华等眼部护肤产品。
如何涂抹眼霜?
眼霜其实没有明确规定该怎么涂,但有两个中心原则:
切记:一定要避免过多的物理摩擦。
至于涂眼霜的手法,我们总结了下:
用无名指轻取眼霜,适量均匀地涂抹于眼下的部位,包括眼角等关键区域,确保每个地方都覆盖到。涂抹过程中需留意,力度不宜过大,以免造成皮肤拉扯。随后,以打圈的形式轻轻按摩眼周,直至眼霜完全被皮肤吸收。特别要注意,按摩时的力度必须保持轻柔。
圈画路径应从眼眶上方起始,沿着太阳穴向内侧延伸至眼角;而从眼眶下方出发,则需从内眼角向外侧移动至太阳穴。
长了脂肪粒怎么办?
一旦眼霜使用过程中出现脂肪粒,建议暂停使用,待脂肪粒自然消退后再继续使用。
绝对不能用手挤压,更不可擅自用针挑拨,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状况恶化。
如果脂肪粒长期无法自行消除,可以去正规医院做针清。
说了这么多,大家可别再把脂肪粒的责任推卸给眼霜,眼霜本身已经很无辜了。
为期一个月的眼霜测试即将接近尾声,不知道大家是否对最终的评测结果充满期待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