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创业板基金4天涌入33亿创历史,不惧业绩地雷
数据揭示真相无疑!创纪录的激增投资:仅四日之内,创业板基金吸纳资金高达33亿元,这一规模远超以往牛市高峰。昨晚,众多企业业绩出现巨大亏损,导致今日创业板市场遭遇大幅下跌,跌幅达2.66%。与前两日的下跌相加,短短三天内,市场累计跌幅已高达4.5%。
资金并未离弃创业板市场,反而进行了大幅增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创业板ETF甚至创下了单日最大净申购纪录,并且连续四天跻身创业板ETF历史增仓份额的前十名。
基金君的数据测算表明,在最近四个交易日内,创业板ETF、富国创业板分级以及创业板50ETF这三大基金品种,共计吸引了33亿元的净资金流入,创下了历史新高,资金流入密度尤为显著。
创业板基金大规模资金涌入的现象,主要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创业板自身的基本面状况,二是大盘股与小盘股之间的轮动效应,三是针对乐视网的套利机会。
不惧业绩地雷
创业板ETF大增仓
在昨晚揭晓的众多业绩炸弹中,乐视网成为了市场的焦点,这家曾位居创业板指数首位的权重股公司发布了2017年的预告,预计亏损高达116亿元。
尽管乐视网已被排除在创业板指数之外,这一举动仍旧对创业板市场造成了显著的心理冲击;此外,众多业绩不佳的股票中,许多属于中小市值类别,这也促使创业板、中小板等指数出现了大幅下跌。
与此同时,深交所发布的数据揭示,创业板ETF市场正迎来大量资金涌入,这一点从过去一个月创业板ETF份额的增长轨迹中可以一目了然。
2018年1月25日,创业板ETF的份额仅为33.7亿份。然而,到了1月31日,这一数字大幅上升至47.1亿份。在短短4个交易日内,份额增长了13.4亿份,增幅几乎达到了40%。
依据近期创业板ETF的平均交易成本1.7元计算,在短短4个交易日内,创业板ETF的净申购所涉及的资金总额已高达22.8亿元。
观察创业板ETF自设立以来的6年多历史数据,显而易见,这已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剧烈的增仓行为;特别是1月31日当天的增仓量达到了4.88亿份,这一数字更是创下了单日份额增长的历史新高。
https://img0.baidu.com/it/u=2760771922,3598240609&fm=253&fmt=JPEG&app=120&f=GIF?w=627&h=342
在1月30日、29日以及26日这三个交易日,增仓的规模均成功进入了历史前茅,具体排名分别是第五、第八和第九。
2015年的牛市期间,创业板ETF的净申购量显著不及现时,那时仅在2015年6月底和7月初的两天内,净申购份额曾大幅增加,跻身前十行列。
创业板50ETF和分级
也毫不示弱
创业板ETF的份额大幅上升,此外,华安创业板50ETF与富国创业板分级这两只基金的资金状况同样表现出色。
创业板50ETF所追踪的,正是从100只创业板指数的构成股票中,精心挑选出的最为杰出的50只股票。
去年年底,该ETF的份额尚不足3亿份,但截至1月31日,其份额已猛增至约8亿份。
创业板50ETF的份额显著增长,这一现象主要源于近期四个交易日的交易活跃,其份额从3.62亿份迅速攀升至7.71亿份,增幅高达4.09亿份。
依据该ETF的平均交易价格大约在0.68元上下,经过计算,四个交易日内新注入的资金量大约达到了2.8亿元。
创业板50ETF的份额增长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短短四天内其份额就翻了一倍还多,增幅高达113%。
此外,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产品的份额显著上升,创业板A与B份额的比例始终维持在1比1,观察创业板B的公告可知,其份额在最近同样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
1月25日,创业板B的份额达到了32.72亿份,而到了31日,这一数字猛增至37.86亿份;创业板A的份额同样实现了显著增长,因此,在短短4个交易日内,创业板A与B的总份额合计增加了10.28亿份。
依据创业板AB的平均净值0.76元进行计算,富国创业板指数分级中的两种份额共计吸纳了大约7.8亿元的新增资金。
https://img0.baidu.com/it/u=664719991,11197614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144&h=800
将创业板ETF、创业板50ETF以及创业板指数分级产品在最近四个交易日内吸引的净资金量分别累加,总计达到22.8亿元、2.8亿元与7.8亿元,合计为33.4亿元。
33亿资金对于整个股市而言并不算充裕,然而,对于创业板市场而言,尤其是创业板指数的构成股票,它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却是相当显著的。
背后隐现三大原因
创业板相关基金吸引了众多资金的流入,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是基本面因素的作用,其次是大小盘股票之间的轮动效应,最后则是乐视网股票的套利机会。
首个原因与公司基本面有关,一月份正值上市公司公布业绩预告的关键时期,创业板即将呈现一份出色的业绩报告,其中超过七成的创业板企业传来了好消息。
截至1月30日晚上10点钟,670家创业板企业公布了2017年度业绩预告信息,其中,有481家企业预报业绩向好,这一比例达到了71.79%,而95家企业的净利润同比增长预计将超过100%。
在这其中,有180家企业预计增长,235家企业小幅增长,13家企业成功扭亏为盈,还有53家企业继续保持盈利状态。
与基本面紧密相连的还有估值考量,创业板指数的平均市盈率已降至40倍以下,若剔除亏损或异常高企的个别因素,众多创业板股票的市盈率大致在30倍左右,这处于历史估值相对较低的水平。
第二个原因在于,市场内大小盘股轮换频繁,其中大盘蓝筹股和消费类股票已经持续强势约两年,尤其是近期银行、保险以及石油石化等大盘权重股的显著上涨,在大盘股经历大幅攀升之后,小盘股亦展现出一定的上涨潜力。
1月24日,乐视网复牌之际,创业板迎来了一波上涨,而在此之前的22日,市场同样出现了显著上涨,这引起了投资者对于大小盘股交替活跃的注意。然而,今年乐视网等企业业绩雷区的暴露,对创业板市场造成了严重影响,进而引发了市场的剧烈下跌。
不少投资者普遍看好,在未来的某个阶段,创业板的整体表现有望令人满意,其相对投资价值或许甚至超越那些已经经历大幅上涨的沪深300成分股以及消费品股票。
第三个因素可能是乐视网套利的原因。
乐视网一度占据创业板指数的龙头地位,自2017年4月起至2018年1月23日,公司连续停牌长达半年之久。在此期间,乐视网已被各大成分股指数剔除,然而,由于停牌时间过长,众多指数基金依然大量持有其股票。
许多指数型基金对乐视网的估值进行了大幅降低,调整幅度大约为75%,相当于连续经历了13个跌停。部分投资者认为,乐视网难以出现连续13个跌停的情况,因此他们选择申购并持有涉及乐视网的创业板指数基金,以此进行套利操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