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谈未来城市:创新、人文、生态之城及城市精神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今天在与复旦大学师生交流时表示,未来的城市属于你们,属于年轻人 。他还提到,上海未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呢 ?总的来说 ,就是 “三个城” ,即创新之城 、人文之城 、生态之城 。韩正表示,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对上海未来城市发展作出了更为长远的展望,上海要努力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这座创新之城应充满活力、更具朝气,人文之城需公正包容、更富魅力,生态之城要更具韧性、更可持续 。
韩正在现场重读了党代会报告中关于“人文之城”的描述,他说道:“我念一段党代会报告中的话。”这里提到,建筑是能够阅读的,街区是适宜漫步的,公园是可供休憩的,市民是遵守法律的,城市是有温情的。
https://img1.baidu.com/it/u=597759901,3987978092&fm=253&fmt=JPEG&app=138&f=JPG?w=461&h=359
韩正表示,上海的城市精神有16个字,分别是“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大气谦和,开明睿智”。这是在2007年,国家领导人在上海担任市委书记之时,带领众人广泛讨论后最终归纳形成的 。
他特别提到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这两句话与上海的城市精神紧密相连 ,所以复旦立足上海 ,面向全国 ,服务世界 ,这番话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 。
他表示,决定一个城市影响力与竞争力的因素有很多,文化是城市振兴繁荣的本质性力量。对于上海,我们要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全力保护历史文脉,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https://img0.baidu.com/it/u=2983894976,266070046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80&h=426
韩正指出,上海的人文精神以及城市文脉,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筑展现出来的 ,他表示“上海的建筑极其珍贵” ,强调要将上海的建筑、历史与文脉,毫无改变地留存下来 。
韩正表示,上海建设生态之城,关键在于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在于提高城市整体治理能力,从而让城市变得更有序,让城市变得更安全,让城市变得更干净 。重点是要解决好交通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生态环境不存在替代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具备基础竞争力的因素,这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发展,我们会持续增加环保投入,将重点放在大气、水、土壤等方面,强化环境治理,高水平且高质量地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让城市的天空更加湛蓝,水更加清澈,土地更加翠绿,凭借高品质生态支持上海实现可持续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