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l怎么读,99%的人读错的汉字兀正确发音是wù,古人常用兀然代替猛然
你知道吗?我们日常使用的“忽然”“猛然”“骤然”,在古代,古人常常使用“兀然”!“兀”这个字,百分之九十九的现代人都读错了!它并非读作“wǔ”(五),而是读作“wù”(物)!这个让我震惊了整整一年的冷知识,今天字叔将带你一次性弄明白!一个会"站立"的汉字
兀,是个极具个性的汉字!从字形方面来看,它是一个“儿”字上面加一横,样子就如同一个人站在悬崖的边缘处,其下方空空荡荡的,仿佛随时都有可能掉落下去!在古代的甲骨文中,“兀”表示高高突起的那种样子,象形的意味极为浓厚!从甲骨文开始,历经金文、小篆,再到楷书,这个字一直都保持着“上面有东西,而下面被截断”的形象。
我询问过 3000 多位粉丝,仅有 28 人知晓“兀”的正确读音为 wù 。就连我那北大的同学,其中一半人都念错了。字叔查阅了《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发觉“兀”最初的含义是:“高高地突起且不安稳”。它是一个能讲故事的字,一个人站在高处,而下方空空如也,这不就是“高而不安”的那种状态吗?
![兀字的甲骨文到楷书演变图]
从古代冷门到现代高频
古人特别喜欢用“兀然”来描述突然发生的事情,这是很有趣的。然而,现代人却几乎不再使用这个词了。
https://img0.baidu.com/it/u=4116677404,17082843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75&h=635
古代诗词里:有“兀然而醒”,意思是突然醒来;还有“兀然独立”,即突然站立,这样的表达屡见不鲜。在唐诗宋词中,常常能见到“兀坐”,它指的是独自呆坐的那种模样。
在现代,这个字最常出现在哪里呢?没错,就是在我们所熟悉的成语“虎头蛇尾”里的“尾”!不要觉得可笑,实际上有很多人真的会把它与“尾巴”的“尾”弄混淆!另外,它还悄悄地隐藏在“兀自”(still,yet)以及“兀立”(stand tall)等这些词语当中。
现在网络上有这样更绝的情况,有人开始用“兀”字来代替“秃”,把秃头的人士称作“兀士”,这充满了恶搞的风格。因为兀字上面有一横,下面是空空的,这很像是“头顶空空”的样子。
三个让"兀"字发光的现代场景
高级文案神器:想让你的文案立刻变得高级吗?可以尝试用“兀自沉思”来替换“一直在想”,这样逼格能瞬间提升十个等级!我有一个做广告的粉丝,就是通过在文案中加入“兀”字,成功地拿下了一个大客户,并且客户还直截了当地说:“这文案具有文化底蕴!”
起名独特的选择:用“兀”字来取名,既蕴含深意又十分特别。“兀”字意味着“高耸、独特”,将其用在人名中,寓意着孩子将来能够与众不同、出类拔萃。据我了解,已经有不少家长开始在名字里加入这个字,期望孩子能够“在世间独树一帜”。
文化自信的加分项:在外国朋友面前写出一手漂亮的“兀”字,接着向他们解释“兀”字的演变历史,这样就能立刻成为中华文化的最佳代言人!我有一位在哈佛留学的粉丝,通过讲解“兀”字的故事,成功地吸引了无数外国同学来学习汉字。
https://img1.baidu.com/it/u=2173578798,41570902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00
与"兀"交朋友,收获意外惊喜
记住,别人能认识汉字,我们就可以交朋友。这个“兀”字,绝对值得你用一生去认识!它让我们明白:有时候那种看似不稳定的状态,恰恰就是最独特的存在方式。
进行一个“字叔挑战”:截取一张图片并发送到朋友圈,询问谁知晓“兀”的正确读音,这样做能够筛选出真正的文化人。
字友群进行问答,询问大家还知道哪些经常被读错的汉字呢?可以在评论区把这些汉字告诉字叔,下期字叔将专门来讲讲这些经常被读错的汉字。
想要“高级文化人兀字素材包”的小伙伴,你们可以点赞。并且在评论区打出“兀然惊喜”。字叔会亲自送给你们!
—— 字叔(让汉字文化破圈第一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