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应该怎么做,幼儿园的教育应当以什么为主,幼儿园的教育提供哪些配合
上海市教委前不久公布了“首批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试点校”的名单,一共有 61 所学校入选,在这些入选的学校当中包含 19 所幼儿园。这也就表明,又有一个城市开始了儿童友好幼儿园的建设试点工作。2021 年,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妇儿工委以及住建部等 23 个部门印发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此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许多地区开始启动了包含幼儿园在内的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
儿童友好幼儿园如何建设呢?又依据什么来建设呢?日前,在中国儿童中心举行的第四届“看见儿童 与你成长”学前教师队伍专业能力展示与提升交流活动中,与会者展开了探讨。
对幼儿园来说,怎样理解儿童友好学校?
记者获悉,到 2024 年 3 月之时,已经有 93 个城市被选入全国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的名单当中。这些城市针对儿童友好学校的建设展开了探索。
以先行者深圳为例。2015 年,深圳率先在全国展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探索工作。2018 年,深圳制定并出台了《儿童友好型学校建设指引(试行)》,该指引从活动空间、内部环境、细节设施以及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儿童友好型学校的建设要求。
https://img1.baidu.com/it/u=2223611762,283307791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07
各地出台的儿童友好学校建设相关文件,分别对儿童友好学校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这些定义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保障儿童权利”以及“儿童优先”等理念。
上海在 2023 年发布了《上海市儿童友好学校建设实施方案》。此方案明确提出了政策制度友好、空间建设友好、服务体系友好、成长环境友好这四方面的任务。从该方案可以看出,儿童友好意味着为儿童的成长发展提供合适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并且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儿童友好学校指的是在保障儿童基本权利以及满足基本教育功能的前提下,秉持儿童优先的理念和儿童视角,对差异予以关注,让学校教育能对每一个儿童都更加友好,进而推动儿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全面发展的学校。
在学前教育领域,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开始,到《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接着到学前教育法,都展现出了儿童为本、儿童视角、儿童优先的特点,这些与儿童友好理念是相互贯通的。从这个层面来讲,若能切实贯彻落实好学前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那么幼儿园就应该是儿童友好的。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幼儿园认为“儿童友好”是个新的概念。于是,它们依据这个体系制定出了一套标准。这样做导致了与幼儿园原有的工作形成了“两张皮”的局面。由此而产生的一些重复劳动,也在无形中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我认为教育系统建设儿童友好幼儿园,需要坚持以自身为主的立场,将儿童友好理念运用到实际中,然后反思幼儿园教育存在哪些不足之处。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所长易凌云的观点里,建设儿童友好幼儿园,是要进行同化而非顺应,要防止出现“两张皮”的情况。
在儿童友好的理念之下,幼儿园教育应当是怎样的呢?当下,许多幼儿园都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思考以及探索。
https://img1.baidu.com/it/u=2402167659,135194450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47
以深圳实验幼儿园为例,它有两个园部。其中百花园部经历了推倒重建这一过程。那时,园长杨梅在思考,如何将儿童友好理念植入到环境创设当中。百花园部的楼顶有一块空地,可用于做一些事情。最初,幼儿园找了许多设计师,然而这些设计师大多只是从美观方面着手,好用与否是之后的事,并且费用还比较高。于是,幼儿园决定自己动手去做。
孩子们的想法成为了空间变身的指引。教师倾听孩子们的想法,经过一起商量,提出了“旧物美学”的概念。杨梅说,其实就是把所有的废旧物拿到这里进行再创造,从而打造一个环保的旧花园。孩子们特别喜欢在这个地方沉浸式玩耍。
儿童友好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知道和做到的事。杨梅深有感触地表示,儿童友好并非我们给予的那种友好,也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友好,而是儿童自身切实感受到的那种友好。
建设儿童友好幼儿园时,中国儿童中心实验幼儿园秉持共情润心、双格发展的办园理念,在理念、环境、课程、资源这四个方面展开了探索。该园业务副园长丁晓函觉得,建设儿童友好幼儿园是在规范办园这一基础之上的更高追求。儿童友好理念的落实过程,实际上是对办园行为进行重新审视,也是提升办园质量的新契机和突破点。
中国儿童中心的副主任杨彩霞表示,中国儿童中心连续两年将“儿童友好幼儿园建设”作为主题来开展交流研讨。这样做的目的是在当下全国大力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大环境之下,搭建起一个平台,从儿童友好的角度去反观幼儿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及方法,进而推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协同合作,构建出更加儿童友好的教育生态。
《中国教育报》2025年01月12日 第01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