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与课程解析:从基础课到100%就业率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培养的是能够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领域工作的人,这些人具有鲜明的特色,是复合型高级工。工程技术人才,非常注重学生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全面素质的培养。此专业的毕业生,其适应能力较为强大,就业的范围也比较宽泛。
就业率较高,近三年的就业率都达到了 100%。毕业生主要从事电力系统的研究工作、进行设计工作、参与生产工作、进行试验工作、投入建设工作以及进行管理工作。
在教育等单位就业,从事电力系统相关工作,包括发电厂以及相关工业领域电气工程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研教学、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等单位就业。
22
模拟电子和数字电子这两门课程无需多言,它们属于专业基础课。无论对于你来说学习它们是困难还是容易,都必须要学好,并且要能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中。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
概述:
https://img1.baidu.com/it/u=1133903601,134970118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5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延伸至各行各业。一个开关的设计能见到它的身影,宇航飞机的研究也有它的参与。本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与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从事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较为显著。国外大企业进入后,据估计在这一专业领域会出现很大的缺口,那时很有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
一、专业综合介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属于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联系紧密,所以发展极为迅速,如今也较为成熟。该专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部分,在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控制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之一,电力网理论也是其基础之一。电力电子技术是主要技术手段之一,计算机技术也是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同时,该专业还包含系统分析这一研究领域,包含系统设计这一研究领域,包含系统开发这一研究领域,以及包含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该专业具有一些特点,其一为强弱电结合;其二为电工电子技术相结合;其三为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备交叉学科的性质。它是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的综合,这使得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属于“宽口径”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众多考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它属于热门专业。在高考录取中,其分数线往往比其他专业方向要高很多。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含以下几点:其一,就业较为容易,工作环境良好,收入也比较高;其二,名称听起来很不错,专业内容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其三,社会的宣传以及舆论导向对它是有利的。该专业方向发展前景良好,其研究成果易于转化为现实产品,效益颇为可观。他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思路,吸引了众多考生,此地是展示他们才能的佳处。然而,鉴于国内当前的形势,考生报考该专业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充分考虑自身的兴趣。或许自己原本对该方向并无兴趣,然而众多人都称赞其好,所以自己就“产生了兴趣”。这对于后续的发展极为不利,要知道兴趣乃是最好的老师。
衡量自身的综合素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要求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具备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以便为今后能掌握并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好准备。该专业方向人才需求虽大,但可供选择的人也不少,倘若没有极为强劲的综合素质,就很难在众人里崭露头角,取得优异成绩。或许这对很多怀有远大志向的考生而言是难以接受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两点是否可行与学生个人的追求有关系。如果一个人追求只是一份较好的工作,那么该专业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如果想要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突破性的贡献,那就必须要建立在个人实力以及刻苦努力的基础之上,馅饼是绝对不会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的。
本专业研究范围广且应用前景好,所以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就业形势也就非常好。我国现今非常需要该专业方向的人才,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整个社会,都离不开这些专业人才的工作。一般来说,学生毕业后能够选择国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选择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其待遇相当可观。如果学生具备足够强的能力,并且在学习期间积累了较好的研究成果,那么他们完全能够自己创业,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需要明确的是,因为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比我们领先,所以如果希望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确立自己在国内该方向的领先地位,出国进行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https://img0.baidu.com/it/u=2951888377,242983959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代码:。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具有理、工、文相互结合的特点,它将机械工程、艺术学以及计算机设计融合在一起,是新型交叉学科专业中的一个。其主干学科包含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于 70 年代诞生。首先在英国牛津大学,实现的是直流电的控制方式。当时执行元件的驱动电压是直流的,控制电压也是直流的。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方式较为简单、粗糙,精度很低。然而,由于直流电的控制方式历史久远,所以被人们所熟知。自然而然地,人们就想到用直流电去控制交流执行元件。晶体管、大功率晶体管、场效应管等大功率电子器件出现并成熟。弱电强电控制系统以现代数学、矩阵代数为理论依据,且建立在场的理论上。这些使得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达到新的历史高度。本专业在此期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日本、美国、英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大学都纷纷设立了本专业。在这一时期,取得的成果并不少,比如完成了数控机床的工作,车间厂房自动控制也成为了新的课题。电子技术与自动化、计算机进行了有机结合,为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赋予了全新的内涵。无人操纵、系统简化、格局合理且即插即用型的产品成为了新的宠儿。
建国初期(1949—1966),我国很多大学设立了本专业。主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含电路与电子技术实验、电子工艺实习、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以及毕业设计。通过这些教学环节,为国家培养了大量这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已成为本行业的专家学者,分布在我国众多的省、市,成为了骨干力量。
“文革”期间,受政治因素影响,全国高等院校陆续停止招生。本专业受到极大影响,先是老师遭到批斗,接着学校难以维持,只能停止招生。然而,即便处于这种状况,许多老师仍未停止研究。他们明白电子工程及自动化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这一时期,并未放弃对专业的研究与探索。
改革开放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大学开始恢复招生。本专业得以发展,许多大学设立了本专业,并且陆续开始招生。每年都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其中包含学士、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当下,各专业都在进行扩招,本专业的招生量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尚未处于世界最前沿。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以及对外交往的增多,我们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表现为:成功研制出每秒 3000 亿次计算机;掌握了纳米技术;应用了模拟技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摆在我们眼前:怎样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本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共同努力,将电子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进行了拓展,分成了“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这两个专业。原来的“绝缘技术”“电气绝缘与电缆”“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电子技术”和“光源与照明”等几个专业方向都被涵盖其中。设有“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博士学位方向,还有“电机与电器”博士学位方向,以及“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博士学位方向,同时有“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学位方向。以工业产品设计作为基础,运用计算机进行造型设计,实现工业产品的结构设计、性能设计、加工设计以及外形设计等,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优化。该专业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急切需求的人才,这类人才既具备扎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又拥有艺术创新能力,属于高级复合型技术人才。本专业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外语、计算机应用、产品造型、设计等方面的实际工作能力,以实现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等产品设计的全面智能化。该专业毕业生能够从事工业产品造型设计方面的工作,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工作,能够从事视觉传达设计方面的工作,能够从事环境设计方面的工作,能够从事广告创意方面的工作,能够从事企业形象策划方面的工作,还能够从事这些行业的教学、科研、生产、开发和管理工作。这些工作涵盖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包括语言、软件基础、硬件基础、单片机等)、信号与系统、控制理论等课程。高年级会依据社会需求来学习一些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这些课具有柔性、适应性强且覆盖面宽的特点。同时,还会进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子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验等。
我国长期以来在 CIMS 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在自动控制领域也有了很大发展,机器人产品不断进步,专用集成电路更是成果丰硕。例如:开发了以工艺知识库为核心、以交互式设计模式为基础的综合智能化 CAPP 开发平台与应用框架,即“基于微机环境的集成化 CAPP 应用框架与开发平台”,并推出了金叶 CAPP、同方 CAPP 等系列产品。该系统具备支持工艺知识建模以及动态知识获取的功能,还具备各类工艺的设计与信息管理功能,能够实现产品工艺信息共享,并且支持特征基创成工艺决策等。同时,它提供了工艺知识库管理、工艺卡片格式定义等应用支持工具以及二次开发工具。此系统开放性良好,便于进行扩充和维护。产品在全国的企业中得到了推广应用,尤其在 CIMS 示范工程企业中。同时,还研制了自动控制装置及系列产品,以及红外光电式安全保护装置。此外,还进行了大功率、高品质开关电源的开发。机器人产品涵盖了移动龙门式自动喷涂机、电动喷涂机器人、柔性仿形自动喷涂机、往复式喷涂机、自动涂胶机器人、框架式机器人、搬运机器人和弧焊机器人的研制。这些产品的开发应用仅是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在生产中的一个部分,无法全面反映其整体情况。在国外先进技术的影响下,要从各个方面展开新一轮的技术重组。形势既严峻又充满机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