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入门指南:从娱乐到文字排版与图形编辑的全面学习路径
首先要进行电脑的入门操作。用电脑来娱乐是很不错的方式,例如可以玩游戏,也可以看影碟或者上网。这些基本的使用操作,只要别人在旁边稍微指点一下就可以了,无需专门去借一本电脑书照着做。我们能够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操作,从而增加对电脑的感性认识。总之,电脑入门的关键就在于多进行实践。我要说学电脑这件事。如果你使用电脑仅仅是为了娱乐休闲,那就与我的初衷相背离了。对于初学者而言,最容易学的当属文字排版。不仅要懂得打字,还要会进行排版,这样就能够从事一些文字出版方面的工作,例如制作杂志。要学习的软件有微软的 XP 和金山的 WPS,不过前者被使用得更多。
如果你觉得上述工作较为简单,那么图形编辑这项工作正适合你。此工作的入门较为容易,然而却可以深入钻研并达到专业水准。许多平面设计公司和广告公司都凭借此工作来维持生计。能够学习的软件有很多,较为老牌的有 Adobe 的 6.0、9.0,以及 Coral 的 10,还有 4、10 等,同时比较流行的还有 flash 5。后三种软件属于软件新秀,它们与网页制作的结合较为良好,并且较为“傻瓜化”,功能也不弱,比较适宜初学者。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flash,如今在网上,flash 正十分火热,利用它能够制作动画短片、网站乃至游戏。然而,如果不花费大量精力,是无法制作出来的。
你对网络世界感兴趣吗?你可以自学制作网页哦!不过制作网页需要有文字排版和美术编辑等基础,然后再学习一些网络知识,这样就可以编织出“梦幻网页”啦。可用的软件首先推荐 4。如果你习惯使用 word 软件,那也可以用,但它比前面提到的软件逊色很多。如果你习惯的话,可以选择 go live 软件。
如果你觉得以上这些很简单,那你需要学习电脑的高级应用。比如编程,还有制作动态网页,以及 3ds max 等。同时也可以学习网络管理。当然,你的精力是有限的,能够精通以上这些高级应用中的一种就已经很好了。
首先谈谈学电脑所需的条件。拥有一台电脑自然是最为理想的,倘若没有,去机房上网也是可以的。我校实验楼里存在四个机房,在网一、网二、网五这几个机房里的电脑比较好,并且上面有许多必备的软件,比较适宜学习电脑。当然了,如果拥有联通或电信的账号,通过设置代理服务器之后就能够上网,那里的收费标准是每课时一元钱,上网的流量费另外计算。图书馆有一个机房,机上软件较少,专门用于上网。上机费每小时一元,流量费需另外计算。外面的网吧也是方便的上网处,其速度不错。再来说说上网账号,我校有电信和联通两种,价格均为 50 元 300M,30 元 100M。可以在社区(3 号楼)或图书馆购买。
https://img2.baidu.com/it/u=3633636820,152295209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1283&h=800
就介绍这些内容。要想学好电脑,首先得靠自己努力。可以在图书馆借一些电脑方面的书籍,还要多进行上机实践。希望大家都能够学到实用的电脑技术。
学电脑的“四忌”与“四要”
学习电脑有“四忌”。其一忌好高骛远,应先打好基础,像掌握初学者首先应该掌握的基本操作等。其二忌纸上谈兵,要勤于实践,因为计算机有很强的操作性,所以初学者一定要利用好各种时间进行上机训练,把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这样才能真正地消化吸收,而学电脑的目的在于应用,学会和掌握一种文字处理软件是必要的。很多人觉得自己英语基础不好,就觉得学电脑很难。实际上如今的操作系统以及很多软件都有汉化版,即便不懂外语也能够使用计算机。要避免浅尝辄止,应该做到精益求精。学习电脑知识,一方面要选好适合自己的教材,另一方面还要阅读一些相关的杂志和报纸,以此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要避免见异思迁,要保持持之以恒的态度。
学以致用最重要
谭浩强教授所写的《计算机普及教育中的一个误区》非常出色。我认为,由于学习目标存在差异,所以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也应当有所不同,而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最为重要。我是一名主任医师,在年纪较大时才开始学习计算机,我的学习目的仅仅是为了应用。我是从计算机原理和 BASIC 语言开始进行学习的。起初兴趣挺足,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越发觉得艰难,即便努力学习,却依然没有学好,电脑的基本操作始终未能掌握。我在学习电脑方面成效甚微,事倍功半。一些年长的作家都已学会电脑,并且用电脑创作了好几本书,而我却仍被困在理论的困境中,怎么也无法突破,白白耗费了不少精力。我开始对自己是否具备学习计算机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后来我才明白,学电脑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兴趣,不能照抄学校的那一套。学校必修的某些课程脱离实际且较为落后,学生们对此最不喜欢,很多人考完试就将其丢弃。安徽读者胡越在第 16 期“读者信箱”中说,他所在的学校里,使用的大多是 DOS 平台下的 WPS 和 UCDOS。现在大家实际上用的都是在工作中使用平台下的以及 WPS,从我们的教育和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脱节是非常大的。“尽信书不如无书”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电脑应该从自己的爱好和需要开始,要做到学以致用。
弄清用电脑的目的和目标
计算机入门并不困难。我们期望将计算机当作工具,而非让自己成为程序员。我们仅仅是想借助计算机来提升设计的速度与准确性,提高工作的效率,减轻手工劳动所带来的负担,这便是我们使用计算机所期望达成的目的以及所追求的目标。
找准自己的位置
https://img2.baidu.com/it/u=1743812382,116135647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09&h=569
学习时首先需找准自身位置。应将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和技能,切莫被书本中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以及抽象的理论概念所吓退。其次,要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当作重点和突破口。其三,动手这一点极为重要。最后,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辅助教材,坚决舍弃那些当下用不到的内容。
又一位电脑教育者的反思
我是一位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大学教师。我既给计算机专业班授课,也给非计算机专业班授课。我的感触和谭教授是完全一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那些抽象的知识,你如果解释得越多,学生就越会有一种不着边际的感觉,会认为计算机越学越难。后来对这些问题要么不说,要么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便觉得计算机不难学,学习劲头能一直保持在很高的水平,对计算机的掌握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可见,即便不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大家也能够学会使用计算机。就如同开车的人不一定需要研究汽车的历史,也不必去研究发动机的燃烧原理一样。
学电脑,不用求甚解
学电脑难吗?不难哦!我的秘诀是:拥有好电脑,不用过度深究。三年前,儿子把电脑抱进家门。因为自己喜欢读书,就四处搜罗电脑方面的书籍来快速浏览。这类书籍总是把 26 个英文字母反复排列组合,让人记都记不过来。我挑灯夜读了将近一个月,却依然如坠云雾之中,只好叹息道:“使用电脑的人难道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后来从使用电脑写文章开始着手,在 Word 中知道按“红叉”是“删除”操作,按“放大镜”是“预览”。仅仅知晓这些,且不求深入理解,竟然也能运用自如。之后,慢慢摸索出的技巧越来越多,在办公室几乎成了电脑方面的高手,自己回想起来都觉得好笑。真的,用电脑并非难事。只要你做到“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并且在“用”这个字上付出很大的努力,就一定能保证你一学就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