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纲要指明方向,服务融入公众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们对气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与个性化的特点。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更直接且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是气象服务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近日,《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 年)》(以下简称《纲要》)被印发,它为新形势下推动气象服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纲要》提到“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这在众多气象服务业务人员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大家都表示,处于新发展阶段,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据国家领导人指引的方向去践行初心,不断厚植发展优势,积极拓展服务空间,凭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
延伸服务触角 广泛融入公众生活
气象服务是受众面最广、社会普及度最高的公共服务之一,它在寻常的生活中融入了百姓的衣食住行。党的十八大之后,面向生活变得富裕的情况,锚定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气象部门持续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气象服务的公众覆盖率达到了 99%,全国公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稳定在 90 分以上。
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副司长薛建军指出,需适应当前的新形势与新要求,以《纲要》作为指引,推动“十四五”相关规划的实施。要在完善公共气象服务清单以及相关配套机制上发力,在加强数字化、智能化、高品质气象服务供给等方面见成效,发展自动感知、智能研判以及精准推送的智慧气象服务业务,使气象服务能更好地融入综合防灾减灾救灾体系,融入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融入公众日常生活,融入美丽中国建设。
https://img0.baidu.com/it/u=2103300890,360112339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3974
《纲要》的印发给我们找准基层气象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指明了方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气象局副高级工程师白松竹称,要在传播渠道方面下功夫,把互联网和社会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构建起多手段、广覆盖且融媒体的预警信息发布体系,以满足千家万户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
《纲要》提出的内容让浙江省杭州市气象局副局长朱红深有感触,即要增强农村、山区、海岛、边远地区以及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获取气象信息的便捷性,还要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早在 2018 年,该局就推出了手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以此将服务触角进一步延伸。朱红表示,要将《纲要》要求落实落细。她会更加严谨细致地梳理受众需求,把服务触角延伸到更多的特殊人群,有针对性地提高气象服务的有效供给。
构建“气象+”格局 服务高品质生活
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数字中国的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交通强国的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海洋强国的建设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新需求。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行业服务室主任袁晓玉称,会主动去对接需求。以推进气象服务的数字化与智能化作为重要抓手,着力强化对公路交通、森林火险以及海洋专业等气象服务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进而提升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以此来保障经济社会能够高质量发展,同时也为服务百姓的幸福安康提供支持。
《纲要》明确以下内容:强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强化旅游出行安全方面的气象服务供给;提升冰雪运动的气象服务水平;提升水上运动等竞技体育的气象服务水平;提升全民健身的气象服务水平。海南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辛吉武表明,要依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建设需求,进一步加深与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的合作,把水上运动等竞技体育的气象服务水平提升上去;和省卫健委一同构建气候康养产业体系,推动海南旅游气象以及气候康养产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给“健康海南”“世界健康岛”品牌提供覆盖全域的旅游智慧气象服务。
云南大理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旅游名城,它在呼唤更高质量的旅游气象服务。要让精准的气象预报能够在第一时间送达每一位游客,同时还要依据不同的景区以及游玩项目,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气象服务产品,以此来营造出人们所向往的“诗与远方”。大理白族自治州气象局的高工章慧英表明,在未来,他们会把服务领域进行拓宽。同时,会提升不同时效的服务产品的出现频次。并且,会推动基于位置和场景的发展,开展精准推送的普惠化、分众式公众气象服务。其目的是为了给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推进气象融入数字生活,要加快数字化气象服务的普惠应用。《纲要》中的这一要求,让安徽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副处长蔡辉精神振奋、士气大增。他说,安徽省局把气象业务数字化转型当作重要抓手,专门印发了工作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创新团队来协调指导转型工作,以此推动全省所有业务建设项目在数字化转型工作顶层设计的总体框架下进行集约实施。
https://img1.baidu.com/it/u=3052775776,408160307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79
完善体系建设 赋能城乡精细化治理
《纲要》提出的“建设覆盖城乡的气象服务体系”这一举措,对于气象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它能够强化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并且能够为生活富裕做好基本的民生服务。重庆市气象局驻武隆区和顺镇打蕨村的第一书记任俊觉得,要贯彻《纲要》精神,就得积极推动气象服务体系在城乡的各项建设以及项目能够落地落实。还要加快村级预警工作站的建设以及平台的应用。并且要督促四级网格化管理人员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与此同时,凭借气候资源的禀赋,大力去发展气候经济,以此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的气象部门与广电部门进行了联合。在农村牧区建设了“村村通”预警大喇叭。市气象局的办公室主任王晓君称,会全力去落实《纲要》的要求。进一步把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做好。为增强农村气象灾害高风险地区的监测预警服务能力建设贡献力量。
城市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紧密交织的集合体,它对天气气候的影响极为敏感。天津市气象服务中心的副主任孙玫玲留意到《纲要》为全面提升城市气象灾害防御水平给出了新的要求。她称,需开展针对灾害性天气对城市生命线等行业的精细预报预警服务。并且要围绕天津的供暖决策与调控气象服务需求,凭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基于气象条件和供热管网特性等因素的气象影响预报以及风险预警模型。通过这种精细智慧的服务,使城市能更加舒适且安全。
中国气象局宣科中心(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是张宏伟,关清、王兵、杨林、吴卉、蒲希、王祯晗、张晓晨、张妍、王婉、刘倩、吴彤对本文作出了贡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