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诈骗立案标准解析:1000元是否构成刑事案件的详细指南
在如今诈骗案件频繁发生的情况下,个人既要警惕遭遇欺骗,又要时刻留意保护好自身的个人信息,不让其外露。然而,总有一些人会在人们不经意时实施诈骗行为,比如利用网络来进行诈骗。那么,如果发生网络诈骗且金额为 1000 元,会立案吗?关于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网络诈骗1000会立案吗?
不够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若诈骗公私财物且数额较大,那么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同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数额巨大或者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就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若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需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且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相应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其相关规定的第一条表明:当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处于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这个范围时,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规定的“数额较大”;当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处于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这个范围时,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规定的“数额巨大”;当诈骗公私财物的价值达到五十万元以上时,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所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能够依据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面条款所规定的数额幅度范围内,一同对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进行研究确定,然后将其上报给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并进行备案。
属于治安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诈骗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哄抢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抢夺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4、公安机关应以治安案件立案处理。
二、网络诈骗如何取证?
1、电子证据的取证
能够为法庭所接受的电子证据,要足够可靠且有说服性,存在于计算机和相关外部设备中。对其进行确认、保护、提取和归档的过程,就是电子证据的取证。电子证据获取技术的关键在于,怎样在获取数据的过程中,不破坏原始介质。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检察院对许某提起公诉的传播淫秽物品案中,犯罪嫌疑人许某借助互联网来传播淫秽视频电影。在认定该案犯罪事实的证据方面,除了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证人的证言以及鉴定结论等传统证据之外,还包含电子证据,比如视频电影文件的点击率清单、服务器的交易记录以及公安机关网监支队的远程勘验记录等。
2、电子证据的认定
电子证据能否被法庭认可并作为定案的证据,在现行法律中没有相关依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了七种证据,这七种证据是法律所明文规定的证据的范围,也就是说,只有这七种证据才能够被采纳为定案的证据。电子证据本质上与几类法定证据相同,都能证明案件事实,内涵上没有差异。然而,我国法律未将电子证据纳入法定证据范围,未赋予其明确合法的外衣。这明显体现了法律滞后于社会发展。
由于未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通常需达到两千元才会立案。若诈骗犯被抓获且情节严重,将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会被没收罚金和财产。如果犯罪分子不仅诈骗了一人,而是诈骗了多个人,那么累积的犯罪金额会使其受到法律的制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