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3-7 06:49:05

拼多多视频隐秘角落:影视剪辑擦边球,算法推荐引发争议

    正解局原创

    这句话不难理解。然而,如今中国互联网市场存在着一种诡异的现象,即有些企业总会让你产生怀疑,它或许真的对大环境造成了破坏。

    近日,中宣部等五部门提出要对算法推荐进行治理,不能为错误内容提供传播途径。在很多人眼中,这一政策即便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对象,但与直接报出抖快的相关信息几乎没有差别。然而事实上,像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视频”这样的平台,不应该被遗漏而成为漏网之鱼。

    在多多视频的某个隐秘之处,有一些是被刻意聚集起来的影视作品剪辑短视频。这些短视频里包含着大量从影视剧里剪辑出来的敏感镜头。从严格意义来讲,这些镜头虽说还谈不上涉黄,但却以十分隐晦的方式打着性暗示的擦边球,而且经常能看到。甚至有用户开玩笑说,只要看到类似题材的视频就会去评论,不然大数据和算法会以为他对这些不感兴趣。

    多多视频不是个例。当我们纵观最近拼多多的业务发展方向时,会发现,拼多多是以“破局者”的形象崛起的,但实际上,拼多多大规模介入的业务,像社区团购以及生鲜电商等,普遍都变成了亏损极为惊人的绞肉机。今天,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怎样让多多视频推荐某类剪辑……同时也思考一下,拼多多为何会如此卷?

    拼多多曾经是电商行业的破局者。

    一般认为,拼多多的成功是因为对下沉市场进行了深耕,并且把握了消费降级的趋势。但实际上,传统电商开始逐渐分化,它们把精力投入到流量、生态、配送速度等方面作为各自的卖点,而拼多多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拼多多的经营模式不同于 C2C 或 B2C 等模式,更类似于 C2M,即从消费者到工厂端。它通过聚集消费者需求,反向引导上游供应链在一定程度上进行批量定制。聚集的方式是拼团,进而持续形成单品爆款,让厂家进行定制,这样在流通过程中降低了分销、库存等中间环节的成本耗损。因此可以用远低于传统电商的价格吸引到消费者。

    在这一过程里,“砍一刀”这类营销策略,促进了比冲动消费更为猛烈的激情消费。围绕单个消费者节点的人群构成了无数个大节点。针对这些大节点进行商品算法推送的成功率和性价比,比对同等人数的单个消费者进行推送要高得多。同时,一个有着可预测且固定路径消费习惯的生态系统也已悄然建立。得益于此,拼多多实现了迅速扩张。

    https://img2.baidu.com/it/u=4017102600,405415923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13

    这一商业模式获得了投资人的认可。2018 年 7 月,仅用了三年时间,拼多多就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一年的时间里,其股价翻倍,市值达到近 500 亿美元,并且超过了老牌电商京东。

    拼多多因算法与新赛道而兴起。然而,当传统电商的巨鲸涌入这片曾经的蓝海后,市场立刻显得狭窄了。当传统的盈利模式无法给企业带来往日的增长速度时,投资人的信心自然会降低。拼多多烧钱补贴的运营难以持续下去,找到新的盈利点已刻不容缓。

    一方面,拼多多近年来为了能进一步挖掘市场,多次投入大量资金开展领现金活动。此活动规定需邀请其他人或者新用户参与,这样才能提取现金。通过这种提现方式,使得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互联网用户接触到了拼多多,这堪称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营销活动。但近来消费者发现,拼多多的现金提现活动变难了,尤其对于老用户而言。“最后一分钱后面的元宝和钻石”在互联网中已成为具有一定热度的内容。这是否是算法下大数据杀熟的另一种表现呢?

    实际上,在提现较为容易的时候,对于很多人而言,寻找十几个人来打开拼多多所需的人情资源,或许已经远远超出了能够提现的 100 元或者 200 元。拼多多策划团队利用人难以避免的对小便宜的贪欲来实现低成本推广,这显示出他们对人性的把握是很深的。

    一方面,拼多多不仅期望拥有更广泛的用户人群,而且在时间维度上也在逐渐占据用户更多的空闲时间。而对于用户时间的挖掘,前人已经证实:将高效算法与精确推送相结合的简单娱乐以及涉及色情边缘的内容,具有最高的效率和性价比。

    多多视频即将推出。这不仅是要推出一个能与抖音、快手等相抗衡的短视频平台,更是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拼多多生态链帝国。从生产方面到销售方面,再到消费端,每个节点都将受拼多多高效算法的掌控。拼多多将熟悉的返现与多多视频相结合,这一切显得顺理成章。消费者会沉浸在这“美丽新世界”中流连忘返,进而推动拼多多的利润和投资人的信心不断上升,使其一举达到同温层。

    但现实状况并不美妙。多多视频并未达成预想的成功。甚至在中文互联网领域,想要查询其日活用户都并非易事。在其他诸多社区里,都满是用户对多多视频现金难以提取的强烈谴责,拼多多的推广活动,乃至拼多多自身,已经不被大多数人所信任,转而被当作是在算法操控下的大型耍猴场所。

    少部分希望提现的人在转发时,需要承受更高的人情压力和社交成本,这使得人们对拼多多的观感进一步恶化。

    8 月 2 日,中央宣传部等 5 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该意见要求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的综合治理,不能为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这很可能会成为对多多视频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https://img1.baidu.com/it/u=3913283162,911697439&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89

    无声无息的多多视频,可否能听到这个意见?

    拼多多并非第一次处于舆论与监管的风口浪尖中了。

    2018 年 8 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作出要求。上海市工商局被要求进行约谈。同时,其他相关地方的工商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也被要求开展调查检查。

    2011 年 5 月 10 日这一天,上海市消保委把拼多多找来进行了约谈。上海市消保委指出,拼多多在商品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在假冒侵权方面存在问题,在强制取消订单方面存在问题,在虚假发货问题方面存在问题,在砍价拉新等多个方面也都存在问题。而拼多多的市值在这一夜之间减少了 152 亿美元。

    实际上,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问题,是拼多多在高速扩张时所选择的必然之路。若要整改掉这些问题,拼多多就会面临渠道的缩小、对消费者和生产商吸引力的降低以及运营成本的上升。仅依靠所谓的下沉市场,拼多多与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在体量或技术方面有优势吗?实际上,电商巨头摸清拼多多的脉搏之后,能够凭借简单的复制和引流来创建一个新的拼多多。拼多多四处张望,察觉除了由砍一刀所构建起来的用户习惯之外,并未拥有真正的技术以及生态方面的壁垒。

    在短视频与社区团购的新战场之中,拼多多已不再有当年的那种灵气。它在业已成熟的互联网巨头面前显得十分窘迫,难以应对,艰难地去寻觅属于自己的赛道。拼多多仿佛陷入了一个平台期,不知前方究竟在何处,未来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实际上,拼多多面临的困境就是中国整体互联网的困境。高效算法与奶头乐的短平快路径被封堵后,互联网巨头们想通过放高利贷成为新时代黄世仁的路径也被堵死了,并且消费者的时间已被完全瓜分,难以再进一步挖掘。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在各个红海战场上进行内卷式厮杀,还能有什么新的选择呢?

    看上去,唯有一地鸡毛罢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拼多多视频隐秘角落:影视剪辑擦边球,算法推荐引发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