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App开屏广告困扰用户:躲不开的弹窗广告如何影响用户体验?
见习记者 李牧青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打开一些手机 App 时,映入眼帘的通常是开屏广告。想要关闭它,却难以找到关闭按钮。即便有关闭按钮,也存在一定概率是“冒牌货”,点开之后会直接跳转到其他广告页面。
手机App在给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用户带来无尽的困扰。
躲不开的弹窗:不仅看不到,还得“摇一摇”
网友赵先生抱怨说,打开 App 就会出现开屏广告。有时候,跳过或关闭这些广告的按钮特别小,一不小心就会不小心点开并观看广告。这些开屏广告的时长,短的是 3 秒,长的则是 30 秒,这对用户体验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记者在浏览多款 App 和小程序时察觉到,如今绝大部分弹窗广告都带有“广告”以及“跳过广告”的标识。然而,这些标识的位置并不显眼,要么标识的字体颜色不够明显,要么字号过小。倘若不特意去查找,是很难察觉到这些标识的。
https://img0.baidu.com/it/u=2075813387,270397089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470&h=850
某团充电宝微信小程序的弹窗广告页面上,“广告”“跳过”的标识采用白色字体,且与广告背景颜色近乎融为一体,需仔细查看页面才能留意到;识货 APP 的弹窗广告页面上,“广告”“跳过”的标识也是白色字体,和广告背景颜色几乎融合在一起,得仔细看页面才能注意到;某度地图软件的弹窗广告页面上,“广告”“跳过”的标识同样采用白色字体,与广告背景颜色几乎难分彼此,要仔细看一遍页面才能察觉到。
个别广告界面设置了两个“跳过键”。点击字体大且色号明显的按钮,就会跳转到另一个广告。而隐匿在角落中的那个按钮才是“真身”。
除了“常规”的弹窗套路外,还有一种更恼人的“摇一摇”弹窗广告。有网友吐槽说:“不点击广告也会中招,以后最好检测到心跳就跳转!”这种弹窗广告的跳转感应十分灵敏,只要手机稍微晃动一下,即便不点击屏幕,也会自动跳转到广告页面。记者进入某度地图 App 时,通过手机看到一条弹窗广告,其底部有一个左右晃动的手机图案,且下方有“扭动手机”的提示字样。记者将手机稍微晃动后,页面立即跳转进入了第三方应用。记者还发现,多个地图类、资讯类、社交类的 App 的开屏广告都设置了晃动跳转模式。
屏蔽弹窗成商机,网民“花钱免扰”
家里的老人存在被这类弹窗广告误导的状况,在手机上经常会多出很多通过弹窗捆绑安装的 App,要是能有一个屏蔽软件就好了。市民杨女士这样说道。记者留意到,在电商平台上,已经有部分商家针对弹窗广告设计出了“自动过滤广告神器”,其售价在 5 到 10 元之间,且价格各不相同。
https://img0.baidu.com/it/u=11495075,299467516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653
商家介绍,此类拦截软件适用于安卓系统和华为鸿蒙系统。它可用于拦截各种视频广告、弹窗广告以及流氓软件,还能阻止危险网站的加载。在商品评论里,有买家表示终于可以跳过大部分开屏广告了。
弹窗治理在路上
近年来,手机 App 的弹窗逐渐成为广大网民在“网上冲浪”时的一部分。弹窗骚扰时常出现,同时还伴有超范围索要权限、肆意收集个人信息以及网络诈骗等问题。我国对这些情况高度重视,针对 App 广告侵害用户权益的整治行动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展开,并且相应的法律法规也陆续出台了。
2022 年 12 月 27 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此通知被称作《征求意见稿》。通知指出,需对安装卸载行为进行规范,以保证用户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安装;不能借助“全屏热力图”以及高灵敏度的“摇一摇”等容易引发误触发的方式来诱导用户进行操作;当用户拒绝提供非当前服务所必需的个人信息时,不能对用户使用该服务的基本功能造成影响。
《互联网弹窗信息推送服务管理规定》紧盯多个重点环节,包括弹窗新闻信息推送、弹窗信息内容导向以及弹窗广告等。它着力去解决一系列问题,比如利用弹窗违规推送新闻信息,弹窗广告的标识不明显,广告无法一键关闭,推送的频次过多过滥,以及诱导用户点击从而实施流量造假等。网络平台若违反规定,就会被有关部门施以处罚,这些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责令暂停弹窗功能以及停止服务等。
弹窗等交互模式是广告形式的创新,同时也是让 APP 用户感到头疼的难题。弹窗广告的乱象既需要有关部门进行监管,也需要平台自觉地进行把关。APP 的生命力一方面在于用户,另一方面也在于运营者对用户的尊重程度。优化用户体验并赢得好口碑,或许就是 APP 产品能够行稳致远的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