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3-3 21:17:16

网络主播正式成为新职业:如何健康发展并构建相关职业体系?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三部门不久前公布了 19 个新职业,其中有网络主播。《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表明,到 2023 年 12 月为止,职业主播的数量达到了 1508 万人。主要的短视频平台每天的短视频更新量接近 8000 万,每天的直播场次超过 350 万场。

    网络主播成为新职业,这为与其相关的职业体系构建提供了更好的基础。在“人人皆可当主播、人人皆愿当主播”的竖屏时代,网络主播这一新职业该如何健康发展呢?

    鲜花朵朵、杂草丛生

    近年来,一些主播在互联网平台分享知识。他们所创作的内容拓宽了受众的视野,在网络空间形成了一股股清流。比如网络主播“都靓”,通过一首首古诗词,带领网友走入了文学的殿堂;“江寻千”则用一个个非遗故事,讲述了中国传统文化;部分专家学者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普及了专业知识。

    一位网络主播在田野里直播带货助农

    同时,有一些博主为了获取流量而做出哗众取宠的行为,还会凭空捏造事实,并且进行擦边表演。

    个别哄睡主播打着助眠的旗号进行擦边引流。

    各个网络平台综合来看,网络主播发布的内容品质有好有坏,既有美好的景象,也有不好的情况,这成为了当前网络主播行业的真实生态图景;“劣币”一直存在且难以禁止,也成为了网络主播行业发展的难以解决的困境。

    审丑、戏谑泛滥,原因何在?

    半月谈记者进行采访后发现,网络主播行业面临着发展困境,并且这些困境难以解决。其原因大概有三个方面。

    一是AI推送机制单一致内容价值属性把关不严。由这些基本参数来决定是否继续把该短视频推向百万人口级“流量池”推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的双聘教授沈阳觉得,技术指标不用对内容负责,所以就有大量“审丑”“戏谑”这类不具备正向价值观的视频内容得到了“推流”。各个互联网短视频平台虽然设置了人工审核岗位,可是在人工审核条款里,对于传播内容价值属性的判断相对来说比较少。要是现有的条款不能判定该短视频内容直接违规,那么人工审核依然会让其通过。”沈阳说。

    一是流量至上,逢热必蹭,跟风模仿,这使得劣币驱逐良币的倾向难以彻底消除。一位网络主播向半月谈记者表示,当下网络主播行业已逐渐达到饱和状态,能够脱颖而出、大火的大多是那些蹭热点、跟风卖弄的主播。在这种情况下,主播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不蹭热点,就无法获得流量;即便自己创作了一些有创新的好内容,也很难被更多的人看到。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董晨宇持有这样的观点:当前网络主播正处于“不可能三角”的困境之中。这“不可能三角”指的是持续更新、高质量内容以及合规化生产这三个方面。要同时实现这三者,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化训练。在面对“不可能三角”的时候,有一些人会选择舍弃规范性。一旦舍弃了规范性,就很容易触碰到底线,甚至会逾越底线。

    三是事实核查方面存在缺位,这导致不实信息、流言以及谣言四处传播。在一些重大的突发性事件以及网络热点事件里,部分主播为了吸引眼球,通过编造事实真相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的流量。“在后真相时代,注意力是很稀缺的。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郭小安表示,网络主播为了蹭热点和赚取流量,会持续对网络热点事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并且由于事实核查的缺失,很容易导致在短时间内,舆论场中出现不实信息大量泛滥的情况,流言和谣言四处传播。

    职业化建设刻不容缓

    要想知道物体是否平直,就一定要有准绳;要想知道物体是否方圆,就一定要有规矩。那超过千万的网络主播的行业规范该如何建立呢?接受采访的专家觉得,事前规范的构建和事后惩戒要同时进行、一起发力。

    我们现有的治理方式只是事后进行惩罚,主要集中在对一个个具体案件的治理上,这种个案式的后期惩戒是不具有可持续性的。董晨宇表示,对于网络主播行业,事前的规范、培训计划、管理机制以及伦理守则等方面,需要更加细化且具体地去搭建。

    从压实主体责任的角度来讲,需要搭建起 MCN 机构的准入门槛,并且逐步提高其门槛。董晨宇表示,当下行业正处在红利期,有一些 MCN 机构怀着投机的心思进入这个领域,它们的准入门槛非常低,导致主播的能力有高有低,这对正向行业生态格局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广东五维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宇奇称,MCN 机构需鼓励网络主播及内容生产者开展创新活动,为他们提供具备价值、富有深度且饶有趣味的内容,与网络主播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一同推动行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去年 12 月,抖音平台推行了网络主播信用分制度。该制度会对违规主播扣除信用分,并且会暂时或永久关闭其账号,以此加强对主播的监管。郭小安觉得,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除了要把准法律制度、公序良俗、公共制度这 3 条底线之外,管理细则也需要不断地细化和具象化,这样才能适应当前互联网内容生产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从而引导内容发布者发布更真实、价值观更正向的内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职业化认定,会推动网络主播的职业化进程。董晨宇提出建议,一是要先对职业化网络主播进行明确的概念界定,例如粉丝量达到一定数量或者带货流水超过一定额度,并且具有稳定直播时长以及播发频率的主播,应被算作职业化网络主播;二是要搭建网络主播职业化规范体系,使网络主播知晓规矩、明白准则、清楚禁区、懂得方圆。从头部主播开始进行操作,对各地网络主播按照级别、类别、层次进行就地的培训以及指导。董晨宇表示。

    受访专家称,在未来,网络主播以及网络视频内容生产行业,将成为中国市场营销、零售业、文化创意产业里不可或缺且充满活力的力量。对于如何培育并运用这些“网生”力量,仍需持续进行探索。

    来源 半月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网络主播正式成为新职业:如何健康发展并构建相关职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