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仇晶教授:铸盾人与引路人,深耕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教育
每一位网络安全工作者都应把保护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安全当作自己的责任。身为在网络空间安全、人工智能应用及安全等领域钻研多年的学者,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教授仇晶宛如“铸盾人”与引路人。她把教育融入国家的需求之中,全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一直为守护网络安全、达成科教强国而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她带领学生踏入全新的领域,让学生学习前沿的技术,帮助学生积累实战的经验,促使学生突破核心技术,从而为广州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作出了贡献。人物档案
仇晶是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的教授和博导,还是广东省人才项目的特聘教授,以及广州市的高层次人才。她是 CCF 的杰出会员,也是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服务专委会的常委,同时还是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的副秘书长。她长期致力于人工智能应用及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智能算法设计工作。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心中的教育家精神
教育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培养学生的诸多能力和习惯。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无论是在何时开始都不算早,在何时结束都不算晚”。
课堂保持高人气
鼓励探索新领域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融合了计算机、通信、电子、数学等学科。带领同学们进入这片全新的领域,就如同进入“秘境”一般。这需要时刻提醒他们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并且要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如果一个同学走出学校后,遇到不熟悉的工作或者困难,能够具备不怕新领域的勇气,拥有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逻辑,掌握开拓学习的方法,那么我们的教育就是成功的。”仇晶这样勉励学生,也这样要求自己。
仇晶主持了 2023 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中的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应用论坛。
安全属于一个敏感的范畴,在国际上,能够开放和共享的仅仅是通用技术,而核心技术以及“卡脖子”技术则需要我们自己去攻克。所以,在教学期间,仇晶时常引导学生全方位、客观地去了解当代中国网络安全所带来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影响,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我国的网安建设之中,为国家分担忧愁,努力让自己变得强大。
在学生的视角里,仇晶是一位充满正能量、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她擅长用通俗易懂且有趣的方式来表达,能够将抽象的概念讲解得明明白白、通俗易懂。她的课堂始终洋溢着活力,充满了互动的氛围,因此深受学生的喜爱。她曾三次荣获校级优秀教师的称号,在 2012 年度的学生评价中,在学院中排名第 1,在 2019 年度和 2020 年度的排名则为第 2。课上,她会用实际案例来阐释复杂的理论概念。比如以生活中常见的推荐系统的工作原理为例,能让学生们快速理解并掌握机器学习算法;在讲决策树算法时,她手绘了“家族树”海报,把节点类比成家族成员,同学们纷纷围观并讨论,热情十分高涨;在讨论人工智能伦理问题时,她组织了一场模拟辩论,学生们分别代表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这不仅使他们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还锻炼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https://img2.baidu.com/it/u=854444393,237826709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22
仇晶受邀为广东省高职院校教师国培班授课
家庭传承促使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的父母都是高校教师,家庭对我走上教育之路影响重大,在科研和教学道路上给予了我很多指引和启发。在后续的求学路上,仇晶遇到了多位对她影响深远的良师。我的博士导师是廖乐健教授。他是一位“静水流深”的学者。每当我遭遇瓶颈之时,都会忆起老师那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深沉纯粹的科研精神。
进入工作岗位之后,优秀的同行以及领导让她更加坚定了育人的信念。2017 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来到广州大学。他在这里成立了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还创办了特色型研究生班“方滨兴班”(简称“方班”)。同年,仇晶作为广州大学引进的人才也加入了进来。仇晶称,方院士在网络安全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同时,他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在方班建设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他每周投入的课程时间以及阅读和指导的论文数量都远远超过大家。他这种对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让仇晶深受感动,也使仇晶更加坚定了投身方班教育的决心。
仇晶在该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探索“科教融合”
培养“定制人才”
在广州大学,方班是一个高等教育创新项目,有着独特的地位和显著的影响力。它汇聚了顶尖的师资力量,目标是培养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精英人才,并且获得了无数的大奖。仇晶曾担任方班的课程副导师以及“方班拓展班”成都电子科大班的指导老师,如今他担任《人工智能》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广州大学教研组的组长,积极投身于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之中。
“方班模式”的重要经验是什么呢?仇晶向记者讲述,在方班的教研生态里,“科教融合”是极为关键的一个过程。方班的课程设置包含“三驾马车”,分别是“方班研讨厅”“方班演武堂”以及“方班前沿秀”。其中,“方班研讨厅”课程面向 50 所知名高校组建虚拟教研室,进行跨校联合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思辨能力;“方班演武堂”课程依托联合实验室和网教盟会员单位,开展校企联合教学,为冬奥会、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以及广交会等提供网络安保服务,从而提升学生的安全分析与工程实践能力;“方班前沿秀”课程邀请院士、国家级人才、企业专家等科学家和行业大咖,给广州大学方班学生讲授前沿科学理论与工程方法,将“开阔眼界、触摸前沿”纳入到方班的日常教学之中。依托“研讨厅”课程,把科研项目中的前沿技术分解到课堂教学内容里;依托“演武堂”课程,把科研项目中的工程需求分解到课堂教学内容里;这样就能真正做到项目驱动教学,并且教学还能反哺科研。
仇晶带领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仇晶觉得,保障国家网络安全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方班的使命就是培养能应对复杂挑战且具有创新能力的顶尖人才。网安人才的培养需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一方面要注重提升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要强化道德和法律意识,同时还要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理念,仇晶在课程设计方面,运用面向产出的教育与评价理念,着重以案例驱动的教学内容作为核心,运用启发式答辩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案。
仇晶提及,各个行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发展迅速。在此情况下,对网络安全人才的需求逐渐变得细分化。例如,针对电力领域、智能汽车领域以及工业控制领域等,制定定制化的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有助于满足这些行业的特定需求。她强调要重视实战经验,并且要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通过建设实习基地以及开展网络安全演练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实际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应对复杂网络安全威胁的能力。
仇晶参与2023年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峰会
挖掘行业问题
打造实战精英
网络空间安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仇晶任教以后,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重视让学生获得真实场景的实战经验,重视提升学生的实践素养,让学生领悟到科研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论文里,而应该通过技术转化来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
https://img1.baidu.com/it/u=1135105483,375732084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50
实践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部分,同时也是学生把理论转变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每当她介绍完一个新概念或技术之后,都会精心设计一些小实验或者编程任务,让学生亲自去操作,把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实践行为。这种“通过做来学习”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科研服务社会以及践行实践育人的过程里,仇晶一直都在强调“真实”这两个字。其一,要持续去挖掘企业以及行业的真实需求和真实存在的问题;其二,要研发出真实的系统。她介绍说,她的团队有这样的目标:利用前沿技术去解决行业的痛点,开展立足实际应用的科学研究,做出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且能有效转化的成果,与企业形成一种互惠互利互补的发展态势,进而形成对社会有用的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开发真实的系统,并且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来实现技术的升级和转化。我们与青藤云安全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开发了“纵溯安全”网络攻击调查系统。此系统在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产业赛道上,获得了国赛银奖。
仇晶带领学生参加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网络技术挑战赛”
仇晶以实践作为手段,以思辨创新当作目标,着力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力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着力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在鹏城靶场负责人贾焰教授的指导下,她依据“方班演武堂”模式,组织了多场攻防演练活动和网络安全大赛。其中包括北京冬奥会安全测试、“冬奥网络安全卫士”活动,以及 127 - 132 届广交会安全测试、16 - 18 届文博会安全测试等。她连续 5 届获得广交会安全保障的感谢信,还获得了北京冬奥会安全保障表现突出个人的表彰。
来源 | 羊城晚报
(上下滑动查看)
各地各校可以与我们分享好政策、好经验、好成绩,读者朋友可以与我们交流新鲜事,传递正能量,我们在投稿邮箱与您相约。
转一转
赞一赞
看一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