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2-28 22:20:02

曲阳县驻村工作队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就业车间助力李家庄村脱贫致富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王日成 通讯员 王芳

    2018 年起,曲阳县委政法委驻邸村镇李家庄村工作队全体成员一直铭记组织的重托。他们会思考群众所想,为群众解决急难之事。工作重点聚焦在破解乡村群众增收难的问题上。基于当地实际情况,他们探索出了“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就业车间”这样的增收路径。通过实实在在的驻村帮扶行动,托起了老百姓的致富梦。他们为推动乡村产业提升质量、增加效益,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以及使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完善,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村情熟悉,思路清晰,驻村扎实的驻村干部。日前,曲阳县代表我省参与国家脱贫攻坚后评估考核,驻村工作队展现出深入细致的作风,以及务实扎实的工作态度,给考核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村民的“身边小事”是工作队的“案头大事”

    李家庄村有 576 户常住人口。其中脱贫户有 169 户 400 人。村里存在 3 家小型加工厂,分别是红娟加工厂、洪利达服装厂、过舞关服装厂。这些加工厂帮助了 100 余名农村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初步估计,这些加工厂能够为农户增加年收入 300 万元。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达到 5 人及以上,国家会给予补贴。曲阳县委政法委驻邸村镇李家庄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许顺好对村里的这一情况了如指掌。

    2018 年 3 月起,曲阳县委政法委派驻邸村镇李家庄村的工作队已历经 7 年。在此期间,驻村工作队先后派遣了 3 位第一书记和 7 名工作队员。现任驻村第一书记许顺好,其驻村工作已近 4 年,他走访了全村的所有住户,对村里的情况十分了解,并且带领工作队将国家巩固脱贫攻坚的政策进行了宣传和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驻村工作队为推进政策落地,积极推动驻村工作任务的落实,积极推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的落实,积极推动教育政策的落实,积极推动医疗政策的落实,积极推动住房政策的落实,积极推动饮水安全政策的落实,确保了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

    https://img1.baidu.com/it/u=1257312754,665512277&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工作队积极落实到户产业奖补政策,以鼓励村民发展产业。2024 年,李家庄村有 13 户村民自主发展产业。其中,12 户为养羊户,1 户为种植户,这些农户获得了到户产业奖补,奖补金额共计 3.12 万元。同时,工作队还为村民落实了一次性交通补助 1.92 万元以及小额贷款 22.5 万元,这有效激发了李家庄村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

    一点一滴的付出极大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用工作队员的“汗珠子”装点村民的“钱袋子”

    近日,李家庄村的曲阳县红娟纺织品加工厂车间里灯光明亮。缝制工人在忙碌着,剪线工人也在忙碌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与机器的嗒嗒声交织在一起。“我们厂有 50 多名工人,其中吸纳了本村的脱贫劳动力 7 人,去年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发放了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补贴 7000 元。”负责人张红娟说道。

    产业振兴对于乡村的全面振兴而言,是基础且关键的,同时也是农民实现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李家庄村属于传统农业村,并且还是产业“空心村”,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较为滞后。在农闲时期,村子里的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务工以维持生计,留下了大量的妇女和儿童。为了打破这种局面,驻村工作队对产业规划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并积极地发展新兴产业。

    村内留守妇女较多,许顺好组织了村干部进行商议,同时也组织了村民代表一起商议。商议之后决定建设服装加工厂,将其作为“一村一品”的龙头产业。驻村工作队到定兴、高阳考察学习经营模式共 4 次,对接了上游行业龙头,协调建成 3 座服装加工厂。通过实施“长期工+日零工”的用工模式,一方面帮助该村 100 余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另一方面使村集体经济年增收 6 万余元。

    加工厂建成之后,工作队都认为,服装加工仅仅能够“养家糊口”,无法“发家致富”,和我们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存在差距。许顺好表示,工作队将目光集中在当地的主导产业——“逮鸡”上,全力去做强“逮鸡”产业。

    https://img1.baidu.com/it/u=3023691022,376155091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9&h=427

    逮鸡意味着肉鸡出栏。在晚上鸡休息的时候进行工作,这样的方式用工量较大。早年的时候,有很多村民在顺义的养鸡场打工,通过打工他们结识了许多养鸡场的老板,从而搭建起了就业的平台。许顺好表示,在对当地“逮鸡”产业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之后,该村挑选出了 6 家养殖大户予以重点扶持。他们定期召开“带头人”的联席会议,开展养殖技能方面的培训,宣讲安全作业的相关政策,并且搭建了行业信息平台。通过这些举措,探索并形成了一种集接单、议价、出工等功能于一体的闭环运营模式。

    目前,李家庄村有 9 组“逮鸡”团队。从事该行业的人数达到 400 余人。工作范围辐射周边 300 公里的省市。按日均工资约 300 元,每月人均工作 20 天来计算,人均月收入能达到 6000 元。许顺好算了这样一笔账,这一行业帮助群众每年增收约 2400 万元。

    用“鲜红的党旗”凝聚“火热的民心”

    驻村期间,工作队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作驻村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他们邀请县委组织部的业务骨干到村担任“党建指导员”。通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日。同时储备后备干部,培育党员致富带头人,培养优秀人才入党,并且吸引成功人士回村任职等方式。以此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守纪律,讲奉献、比付出。进而夯实党务工作,筑牢战斗堡垒,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驻村工作队积极践行一种服务理念,即“党群同心”。他们深入实施一种工作办法,名为“有事找支部”。同时,他们组织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与完善工作。此外,他们还完善了为民服务机制,包括接诉、交办、解决和反馈等环节。村党支部书记在驻村工作队的组织下带头行动,“两委”干部紧跟其后,全体党员积极响应,网格队伍四处跑腿。这样一来,民情有了人去询问,民事有了人去办理,民困有了人去解决,民难有了人去帮助,从而形成了群众有事会主动找党支部,而党支部也会主动为群众服务的良好互动局面。

    最终收到了“有事不出网格、美德传遍村庄”的良好成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曲阳县驻村工作队党建引领+产业帮扶+就业车间助力李家庄村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