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央视春晚宇树机器人舞蹈秧Bot大热,机器狗走进杭州日常生活
这个春节以来,机器人、机器狗“很忙”。2025 年的央视春晚,宇树机器人参与了舞蹈的表演。这个舞蹈名为《秧 Bot》,它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喝彩。
宇树科技工作人员透露,公司的机器人产品目前销售情况很火爆,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公司的机器狗产品目前销售情况也很火爆,同样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近段时间在浙江的多地活动现场,都能看到机器狗的身影。10 多只宇树机器狗变成了舞狮队,在杭州文三街区“闹元宵”。杭州的中小学生在新学期迎来了他们的机器狗“新同学”。
机器狗很闹猛,它让人们发出了“未来已来”的感叹,同时也让不少人动了心,那么机器狗是否能够更多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呢?
家住杭州拱墅区的程女士有这样的诉求,她想问能不能买一只机器狗让她妈妈用来买菜。
想买一只机器狗陪妈妈买菜
“还需配备一个操控员”
跑步时翻越障碍、以花式跳舞的姿态、背负着重物……在今年春节期间,程女士看到身手十分矫健的机器狗后,忽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要是有机器狗陪伴的话,我妈以后去买菜就会方便很多呢。”
程女士的母亲此前因意外骨折,导致走路极为不便。平日里出门买菜,即便只是多买一点,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出于为老人减轻负担的想法,程女士向宇树科技的销售人员询问了售价。其中,Go2 机器狗的售价还不到一万元,这让她觉得原来个人也有能力购买得起。然而,经过仔细询问之后,她原本燃起的热情却冷却了下来。
工作人员告知我,若要让机器狗跟随老人出门买菜,当下不太可行。因为上路后地形较为复杂,需要配备一名操控人员跟随机器狗进行相关操作。而让老人自己操控,以目前情况来看也难以达成。
程女士停止了相关行动,但内心充满期待。她希望机器狗在智能化方面能够有进一步的提升,例如开发出一个跟随系统,这样在出门买菜时,无需配备操作人员,机器狗就能够主动跟随老人出门。
程女士这样的人,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借助科技力量来赋能生活,并且已经开始尝试这样做。
在社区在园区
https://img1.baidu.com/it/u=3187833575,283943701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900&h=500
机器狗志愿者、机器狗外卖员
都已上线
春节前,会送馒头的机器狗在杭州上城区小营巷社区上岗了。
一只名为“笨笨”的“机器狗 Go2”成为了社区的明星。它背上驮着馒头,同时还驮着人大代表民情民意收集筐。它在循环播放着接地气的顺口溜,然后敲开了一户又一户的家门。
受访者供图
笨笨在上岗的第一天,从红巷幸福邻里坊开始出发,然后沿着既定的线路进行行走,大概经过 40 分钟就完成了相应的任务。小营巷社区的党委书记曹琛向记者讲述,今年年初的时候,4 位全国人大代表把这只来自宇树科技的“机器狗 Go2”当作新年礼物送给了小营街道的居民,居民们给它起名为“笨笨”。
我们社区 60 岁以上的老人在社区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为四分之一。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及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有一千多位。因此,我们启动了“小雨馒头”暖心公益项目。每天都有志愿者制作馒头,这些馒头会送给社区里的独居孤寡老人,同时也会送到社区服务点。
受访者供图
现在,“笨笨”每天都会和志愿者一同送馒头。最开始进行调试的时候,曾担心机器狗不会爬楼梯。实际上,它不但能够轻而易举地适应各种不同的地形,还能够通过远程视频来实现精准控制。并且,它使用得越久就越灵敏,使用得越久就越聪明。曹琛表示,目前机器狗已经完全融入到了社区生活当中,除了送馒头之外,还能够充当小区的平安宣传队、反诈宣传队以及夜间巡逻志愿者等。
“叮!您的外卖已由机器狗送达啦,请前去取餐!”在西湖区蒋村街道三深国际园区,那名为绝影 X30 的机器狗十分活跃。它身着银灰色的“铠甲”,背上驮着外卖箱,那由高精度激光雷达和摄像头构成的“眼睛”熠熠生辉,遇到行人便会自动避让,在上坡下坡时就像走在平地上一样平稳,只需几分钟就能将餐食准确地送到企业员工手中。
西湖区供图
这位“智能配送员”是机器狗,它来自杭州“六小龙”之一的云深处科技。它具备自主导航系统以及智能避障系统,能够负重 20 公斤。经过在园区的落地测试,无论是配送外卖,还是配送快递,亦或是企业间的文件传递,它都可以高效地完成。
https://img0.baidu.com/it/u=2568937947,344467556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45
据介绍,三深国际园区的入驻率超过了 91%。这里聚集了 20 多家高新技术企业。日均人流量突破了一万。然而,由于园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并且有两大商业综合体环绕在旁,这直接导致了外卖和快递配送出现了“最后一百米”的难题。在高峰期,配送员需要排队等待电梯,导致效率低下。员工取件也非常耗时费力,甚至影响到了工作节奏。
以前中午去取餐的时候,需要等待十几分钟的电梯。而现在,机器狗能够直接将餐送到办公室门口。园区员工小李对这波操作表示非常认可,称赞其真香!
科技公司:
目前以商业表演为主
暂无法进入家庭
杭州汪星人科技有限公司以及禾谷智高机器人(杭州)有限公司的战略顾问李晓军向记者透露,刚刚又有一家公司与他们对接,想要购买机器狗。然而,目前的产能还无法满足需求,交付周期大概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春节过后,机器人和机器狗一直都很忙碌,档期相当紧张。
技术热潮之下,市场正处于一场狂欢之中。李晓军有着明显的感受,在央视春晚结束之后,宇树科技的 H1 人形机器人凭借着灵活的舞蹈表演而迅速火爆出圈。接着,它的 G1(售价 9.9 万元)和 H1(售价 65 万元)机型在首发时就被抢购一空,然而由于供应不足,这些机型很快就被下架了,并且转向了租赁市场。
目前宇树 G1 需要有专业操控人员进行配合。租赁场景主要集中在景区、展会、开业活动等这些有短期表演需求的地方。李晓军表示,机器人机器狗要从表演转变为“多场景服务载体”,并进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中间还有一定的距离。
西湖区供图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产能扩张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短期供应较为紧张。同时,租赁公司需要配备操控人员,物流成本等因素进一步使服务成本升高。李晓军提及,在一些封闭式的物业小区和商业园区,目前已经能够达成巡检机器人的批量化服务,具备类似保安巡逻、管道巡检等功能,这样一来能够提前扫描路线并进行标准化设置。
但像读者提出的日常买菜陪伴这样精细的需求,实现起来难度更大。首先,机器人大量上马路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目前暂无相关的法律政策来进行规范。其次,成本高昂,上路需要更精密的定位,而且模型完成后还需要长时间地进行完善训练。对于普通市民而言,现在购买机器人、机器狗并直接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可能还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机器人的生产生活应用必定是发展的大趋势,众多场景的应用会使机器人真正能够被人们轻易接触到。
云深处科技的一位相关负责人称,要达成端对端的场景应用,尚需很长时间,当下主要是在商业场景中进行表演。机器狗作为家庭管家的角色,还需进一步深入发展,只有当大模型更加成熟后,进行集成才具备可能性。
潮新闻 记者 方力 陈颖 实习生 柳明烨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