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高考635分,与母亲相拥而泣的感人故事
安徽盲人考生昂子喻知晓自己的高考成绩为 635 分,他和母亲相拥而泣,一旁的昂国银眼眶也湿润了。昂子喻与父亲昂国银
失明:
“只要孩子能读书,就一直让他读”
昂国银在大学时代结识了妻子喻女士。1998 年,两人毕业后都被安排到学校担任老师。千禧年初,两人步入婚姻殿堂。次年 1 月,他们的儿子昂子喻诞生。作为爱情的见证,昂国银选取了自己和妻子的姓给孩子取了名字。
厄运突然降临。2004 年,夫妻俩察觉到孩子看东西时有些异样,便带着孩子去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知他们,孩子患有一种极为严重的眼疾,这种眼疾会致使孩子逐渐失明,其病名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听到这个消息,昂国银觉得整个世界都变得黯淡无光了。
昂子喻的家庭
年幼的昂子喻还不知道自己遭遇了什么。从他记事开始,这个世界在他眼中就是模糊的影像。夫妻俩在医生的建议下,去合肥市特教学校进行了一番考察。昂国银回忆说:“当时我跟老婆讲,我们一定要坚信一点,只要孩子能够读书,我们就会一直让他读下去,不会考虑他将来能否从事很好的职业,能否有稳定的收入,只要他能读书就可以。”
2007 年 9 月,6 岁的昂子喻在合肥曙光小学随班就读。起初他还能勉强看清书本上的字,到 3 年级时,视力急剧下降。正因如此,昂国银把课本上的内容全部输入到电脑中,将字体放大数倍后再打印出来,并且一张 A4 纸只有 100 个字。
生活中的昂子喻
https://img1.baidu.com/it/u=3522990887,370762415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48
2013 年,昂子喻凭借全校第十三名的成绩被推荐到合肥市四十八中学。2015 年 10 月,他还被评为安徽省首届“美德少年”。
学习:
父亲为他读了一米多厚的试卷
2014 年,合肥的教育部门为昂子喻指明了一条继续求学的道路,那就是去青岛盲校。在青岛盲校,采用盲文进行教学,还会组织学生进行考试。这样他就能够系统地学习盲文,并且之后可以参加高考。
昂子喻正在使用点显器阅读
两地教育部门进行了沟通,昂子喻在青岛盲校招生考试的前三天完成了报名。他在 7 门课程中的总分是 620 分,考了 587 分,比第二名高出 50 多分。
青岛盲校的经历使昂子喻开阔了视野。在那里,他学会了洗衣服,还学会了独立出行,同时也掌握了数理化图形符号的盲文表达形式。学习了一年之后,昂子喻觉得学习强度不够,于是又转回到合肥六中随班就读。合肥六中的张老师依然记得昂子喻初次来到她班级时的情景,“2017 年 9 月 1 日,开学的第一天,他的父亲带着他来到我们班,他也是在我们这里就读的第一个盲人孩子。”
每天 6 点半吃过饭后就开始学习。除在学校完成正常课程外,由于无法看清字迹,他只能在父亲的帮助下进行学习。
数理化的题目由我来读,他把解题思路讲出来,然后我把答案写上去,这是老师布置的作业。对于老师没要求的作业,就把解题思路讲出来,然后我们对对答案。昂国银回忆说,英语作业也是这样的。不过有些单词我不认识,只能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拼给他,这样速度就会很慢,每天基本上都要到 12 点以后。
昂子喻使用的点显器及盲文材料
昂子喻的书桌上摆放着历年来的真题和模拟考卷,这些考卷垒起来有一米多高。在他第一次高考前,这些考卷都是由他父亲念给他听的。
两次高考:
儿子的劲头,感染了熬不动的父亲
昂子喻首次参加高考,成绩为 551 分,比一本线高出 55 分。然而,他觉得这并非自己理想的成绩,还询问了同班玩得好的同学,得知那些同学比他高至少 50 分。
昂子喻希望报免费师范生,以后去特教学校当老师
父亲悄悄地为他填报了志愿。然而,当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他却坚持选择复读。父母无论如何都拗不过他,于是开始四处寻找复读的学校,可是“没有一个学校能够接收”。
昂子喻无奈之下,只能每天前往父亲工作的学校。他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在办公室自习。由于数理化成绩优秀,他把更多时间放在了语文和外语上。他每天都在刷题,一年做了不少于 170 套模考卷。
后来,昂国银有些难以坚持了。然而,当他看到孩子那孜孜不倦的样子时,他便默默地继续坚持着。只有在妻子担心他太过操劳的时候,儿子才会歇息一小会儿。
今年 7 月 7 日,昂子喻再次走进考场。和去年相比,他增添了一份镇定,增添了一份从容,还增添了十分的压力。所有考试结束之后,昂国银才小心翼翼地与孩子交流考试的情况,“一核对,就确定了,应该能比一本线高 100 分左右。”
站在一旁的昂国银眼眶也不禁湿润了。
昂子喻表示,他想要报考北京师范大学的免费师范生,之后打算去特教学校担任老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