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等部门发布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通知,推动新能源充电设施加速布局
2 月 24 日,记者从财政部那里得知了一个消息。财政部等多个部门发布了通知,通知的内容是开展 2025 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的有关工作。另外,在近日,北京、河南、安徽等地也纷纷发布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政策,这些政策的目的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加快布局。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充电设施在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推动下持续完善。其数量在不断增长,布局也进一步得到完善。政策、技术等多方面的利好,助力了补能产业的良性发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的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充电基础设施有增量。这个增量是 39.5 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49.5%。其中,公共充电桩有增量,增量为 18.1 万台,同比增长 222.5%。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也有增量,增量为 21.4 万台,同比上升 2.9%。2025 年 1 月的时候,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的累计数量达到了 1321.3 万台。并且与上一年同期相比,上升了 49.1%。
市场注意到了充电产业的潜力。天眼查专业版数据表明,从企业注册数量的趋势方面来看,在近十年期间,充电桩相关企业的注册数量有着显著的逐年上升的态势,并且在 2024 年达到了最高值,达到了 17.4 万余家。
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增长。这一方面得益于市场需求的推动。另一方面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
https://img2.baidu.com/it/u=2405153049,260226320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为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的短板,从而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的消费潜力。日前,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发布了一则通知,是关于开展 2025 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的相关工作。此次有 75 个试点名额,中央财政的奖励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的试点工作。
各地都在为充电设施的建设而积极布局。北京市发布的《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表明,在 2025 年底的时候,要建成 1000 座以上的超级充电站,以及 2000 个以上的超充桩。并且城六区的服务半径要达到 1 公里,主流超充车型(800V 电压平台)在超充桩上平均一次充电的时间能够降到 15 分钟左右。河南省正在积极推动充电设施的建设。依据《2025 年河南省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方案》,全年打算新建公共充电桩数量在 2 万个以上。此举旨在加快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 2025 年工作要点》提出,在全年时间里要建成 2.5 万个公用充电桩,同时还要建成 2.3 万个专用和自用充电桩,以达成“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的目标。
政策在推动,与此同时,技术创新也在为充电设施的发展给予强大的支撑。
在上海市徐汇区的三汇路充电站,记者看到,固定充电桩已被占满。然而,现场的工作人员仍在引导车辆入内充电。一辆无人智能小车缓缓地驶向需要充电的车辆,成功与车辆“握手”。之后,车辆显示屏显示出待充满的时间为半小时。
上海市首个“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于 2 月 6 日在徐汇区三汇路充电站正式投入使用。据悉,此站实现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高效能源利用模式。并且,该站配备了智能移动储充车,它集储电、充电、放电于一体,一次储电量可达 104 度,充电功率可达 60 千瓦。
国网上海市南供电公司营销部曹一凡表示,这一项目一方面为电网削峰填谷提供了支持,另一方面也展现了充电设施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际上,智能网联技术在普及,自动驾驶技术在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充电设施的技术创新会成为未来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充电联盟副秘书长仝宗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像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自动充电方式,它们的应用场景会不断增多。与此同时,清洁能源的利用也会成为充电设施的重要发展方向。
小米汽车也在日前宣布,将与蔚来、小鹏汽车和理想汽车展开充电网络合作,并且这三家车企旗下的充电桩将入驻小米充电地图。
仝宗旗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