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租赁管理:畅通信息渠道与科学制度的重要性
1、首先要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实现供需平衡。信息是相互沟通最快的渠道。作为机械设备租赁管理单位,想要管理好设备,就必须保持信息畅通。注册并登录机械设备租赁信息网,建立机械设备信息多方交流平台,及时了解设备市场供需资源,收集设备管理信息、机械租赁信息、价格信息、驾驶员信息等,并根据这些信息分析比较设备的经济价值,就近配置设备,减少设备场内场外转移费用,降低成本。同时,调整制定合理的租赁机械单价。合理的价格是设备租赁成功的关键。不应因价格过高而闲置设备,也不应因价格过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没有规则,就不会有规则。机械设备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健全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机械设备管理、使用、维修、保养方法和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 1、与船长签订《船长目标责任合同》及《安全生产责任书》和《质量服务公约》,并缴纳风险费,定期进行奖惩,明确船长职责,牢固树立安全意识责任; 2、联系沟通,机械操作员随时与设备管理人员沟通设备的运行情况,并能认真、及时地填写驾驶员手册,以便设备管理人员随时掌握设备情况。出租人建立电话回访制度,不定期与承租人沟通,确保机械设备和司机的服务状态,并在正常租赁过程中诚实守信,更好地为承租人服务; 3、建立维修保养制度。公司成立了由设备管理人员和修理工班长组成的设备检查小组,对租赁设备进行定期检查。https://img1.baidu.com/it/u=3195024138,2335884777&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750
检查司机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采用“保养第一、维修保养”的管理方法,维修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根据承租方施工间隙适当增加保养频率,避免设备出现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期限。生活。 3、加强机械设备租赁合同签订。工作合同的谈判是建立租赁设备的重要环节。在签订租赁合同之前,首先要调查对方的法定代表人身份、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是否正在建设中。项目概况、资金支付情况、对方在建项目履约情况、合同主要条款:租赁设备名称、租赁期限、预付款、合同租金支付方式、单价、支付方式装卸费用、司机工资、修理费用责任、双方的责任和义务等,用词一定要严格,并且在合同中不能有任何遗漏,否则会给合同的履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合同。 4、合同履行阶段租赁合同签订后,双方应诚实守信,全面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出租人,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及时向承租人提供状态良好的机械设备和优质的服务,加强对司机的监督管理,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服从承租人的现场指挥。租赁期间,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在满足合同要求、不影响设备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承租方提供优质服务,加强与承租方的沟通,控制现场成本,同时为承租方带来更多的收益。为租赁双方带来经济利益。作为承租人,在租赁期内,保证为出租人提供安全的工作施工环境和正确使用租赁的机械设备,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式足额支付租金、结算等服务在合同中确保合同正常。实现。
5、需要有高素质的设备管理人员,在租赁期间对租赁的机械设备进行跟踪、管理、维修、检查,使设备始终处于管理之中。人作为管理的主角,更重要。 1、设备管理人员。首先,他们必须素质高,掌握丰富的机械设备管理知识,懂得机械设备的调配,能够随时掌握设备的动态; 2. 运营商。要实行竞争性招聘,选拔有责任心、职业素质高、会操作、懂维护的人担任队长。他能时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仔细操作,看护机械设备,能严密掌控设备的运行状态。 6、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设备维修和保养是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提高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证和恢复机械性能的关键。对于租赁的机械设备,根据租赁期限的长短,关键与承租人协商制定维护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防止因设备故障、误操作等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冬季停机,是对设备进行保养、恢复性能的最佳时机。根据保养维修计划,统一安排,修旧再用,能用的备件就使用,以节省成本,恢复机械性能。 7、加强成本管理,及时结算。对于租赁的机械设备实行单机单台核算,与机长工资挂钩。每月定期收集消耗材料、油料、现场零星费用、完成工程量收入等成本数据,并实时分析对比。找出同类型机械设备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差异,定期考核并落实,避免因超额成本而进行奖金和处罚。及时结算和回收租金对于租赁设备来说非常重要。承租人未按期结算、支付到期租金的,出租人应按照合同规定采取关闭或收回机械设备等措施,防止因未能及时收回租金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