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AI医学大模型助力医疗效率提升,公共服务MaaS平台发布首批医疗应用场景
完全由医生团队发起、主创参与研发、并“喂养”了6000多本国内外医学教材的大型AI医疗模式已在门诊投入服务东方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住院部。在中山医院,大模特承担着协助撰写病历、帮助医生把更多时间花在病人身上等任务。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获悉,在MaaS(Model as a )人工智能服务新模式的趋势下,上海近日成立了上海公共服务MaaS培训与成果转化联盟,这是首个城市健康行业语料库和公共服务MaaS平台。一批5个医疗应用场景也同时发布。
https://img1.baidu.com/it/u=2922002697,186800882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00
上海公共服务MaaS培训及成果转化联盟由上海电信、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多家医院及人工智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起成立。联盟各单位共建公共服务MaaS平台,并发布了首批5个医疗应用场景,包括中山医院AI电子病历辅助书写和AI健康助手、东方医院医生陪伴和科研助手、上海电信医疗助理。
例如东方医院的医生陪护可以协助记录病史、初步诊断建议和分析、治疗方案建议等。东方医院门急诊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张海涛介绍了一个真实案例——在三甲医院儿科,一名孩子两次住院,用了一年时间才被诊断出患有罕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然而,将孩子的病历输入大模型后,大模型在几分钟之内就给出了与专家一致的诊断结果。张海涛表示,专科医生面对复杂的跨专业疾病时,需要查阅大量文献,有时需要多学科专家共同诊断。大模型可以基于庞大的医学知识库辅助决策,是人工智能在临床诊疗中非常有价值的一部分。
据悉,公共服务MaaS平台采用上海电信“智云上海”作为公共服务算力基地,汇聚了-based Flow、无文核穹等模型训练和加速能力,并兼容中国电信星、步星等。基础大模型还根据公共服务行业的特点融合了Kupus通用语料库和一些专有语料库,可供各领域组织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实现应用场景。
https://img2.baidu.com/it/u=1515378714,2130200031&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89&h=500
市经信委人工智能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已有46个大型模型在上海注册。去年10月,上海出台《上海市促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2023-2025年)》,继续推动大模型赋能垂直应用及智能终端后续、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上海还将在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五个重点领域批量打造标杆产品和服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