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20 10:13:41

稻草栽培平菇技术详解:简便高效、产量高、收益稳的种植方法

    利用稻草栽培平菇具有方法简单、管理粗放、成功率高、产菇期长、产量高、收入稳定等特点。具体技术如下:

    培养时间

    一般于9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栽培。此时期气温不高,可在小塑料棚下露天栽培。秋季栽培可选择中温或中低温型,春季栽培可选用中温或宽温型高产优质菌株。

    吸管的选择

    选择干燥、色泽金黄、无霉变、无杂质、韧性强的新鲜稻草。老化秸秆腐烂、发霉、污染的部分在使用前应清除,并在阳光下暴晒2~3天,以减少秸秆中的细菌碱基数量。

    稻草浸泡

    将秸秆浸泡在PH12石灰水中(提前建一个水泥池)。如果温度在20℃以上,则浸泡5至6小时(以吸管吸足水分为宜)。如果是当年的新鲜稻草,则需要浸泡更长时间。浸泡一段时间直到稻草变软。如果气温低于20℃,浸泡时间也应延长。浸泡完毕后,拿起吸管沥干水分,直至不再有水滴滴下即可发酵。

    https://img1.baidu.com/it/u=2775737530,25593995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07&h=426

    如果没有石灰池可供浸泡,也可以将秸秆放入池塘或河流中浸泡。浸泡后捞起,与PH12石灰水一起倒入材料中进行发酵。

    发酵

    将秸秆堆放在水泥地面或薄膜上,堆放时压实。桩高1.5米,宽1.2米至2米,长度不限。然后盖上塑料薄膜密封发酵。当温度升至60℃时,开始翻堆。将外面的材料翻到里面,将里面的材料翻到外面。翻堆后,仍覆盖薄膜。待温度再次升至60℃并保持24小时后即可分散。堆冷却和播种。

    种植地点

    场地可选择冬季休耕地、山坡、庭院、林地等无白蚁田地或空地。稻田需清除稻堆、杂草和顶部5厘米的土壤,宽度为1.2至1.5米,深度为15至20厘米。边框长度不限,边框间距为40~50厘米。畦床四周开深30厘米的排水沟,以利排水。

    播种

    播种前一天,用5%石灰水或0.1%多菌灵浇灌畦床及两侧土壤。铺播材料时,先在畦处铺一层稻草,将菌种打成玉米粒,铺在稻草上,再铺一层稻草,撒一层菌种,一层一层播种,通常三层稻草和三层细菌。顶层覆盖着细菌菌株。应变量应占总应变量的35%~40%,特别是边缘处。

    https://img2.baidu.com/it/u=3163997494,4228443508&fm=253&fmt=JPEG&app=138&f=GIF?w=500&h=505

    播种后拍平,使菌体与料面紧密接触,盖上用高锰酸钾溶液或多菌灵溶液消毒的报纸,然后盖上薄膜压实。最后在床上搭起小棚,上面盖上农资。膜和覆盖草帘有利于保温、遮阳。

    细菌

    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为60%。一般播种后不去掉拱膜。如果气温在25℃以上,中午左右可将棚两端的膜打开通风。一般20~25天菌丝即可完全生长。

    挂果

    待菌丝长满物质后,揭去薄膜,立即覆盖10~15厘米厚的混有粗、细土颗粒的土。粗颗粒的直径约为2厘米。覆盖前将土壤干燥2~3天,并喷洒多菌灵。将菇床的相对湿度提高到85%至95%。

    出芽后,菇床相对湿度应始终保持在85%~95%。一般7天左右即可采收第一茬蘑菇。采收后,及时除去床上的菇腿,然后喷0.5%石灰水润湿,盖膜培养,直至第二潮菇采收。 5~6潮即可采收鲜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50~200%。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稻草栽培平菇技术详解:简便高效、产量高、收益稳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