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落幕:169家企业展示600余件创新产品,家务机器人改变日常生活
①②
③
④
◎本报记者 华凌
为期五天的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于8月25日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上,169家参展企业展出了600余款创新产品,其中60余款新品为首次亮相。企业在展示机器人产品的同时,也让观众直观感受到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家务机器人:洗衣做饭打扫样样精通
当你下班回家独自生活时,你发现扔在角落里的衣服已经叠好,水槽里堆放的盘子已经洗好了,餐桌上还有美味的汉堡……
“现在,这一幕已经从想象变成了现实。”优奇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凤宇表示,此次公司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了自主研发的轮式两臂人形机器人万达。
杨凤宇介绍,万达主要面向家庭,在家务方面有点能手。
https://img2.baidu.com/it/u=1452380109,320515867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硬件方面,万达的三指抓手可以高质量地完成抓取和放下动作,可以夹圆珠笔,甚至可以夹豆腐。万达拥有灵活的仿生手臂,可以执行大多数人类手臂的动作。它配备了与电动汽车相同的能源系统,具有超强的续航能力,一次充电可持续工作16小时。
在软件方面,万达采用的触觉多模态模型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可以在多个场景下执行长序列任务。有了这个“超级大脑”,万达可以轻松实现环境感知、定位、移动和避障等功能,在家居环境中自由行动。
在家庭场景中,万达可以轻松完成洗衣服、清洁地板、控制家电等任务。在商业场景中,万达可以执行清洁、快递取货等任务。
据了解,首批100套万达单位将于今年9月量产。
下棋机器人:手臂运动精度0.5毫米以内
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海元洛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该公司最新研发的下棋机器人就像一位成熟的棋手在棋盘前挥舞着机械手臂,自由地握着棋子。 ,这是相当有吸引力的。眼球。几名围观的年轻棋手都跃跃欲试,想要现场对弈。
“它可以用来休闲娱乐,也可以帮助用户提高棋艺。”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上海缘络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马坤表示,该公司此前推出的两款下棋机器人只有两个自由度。 ,并且拥有4个自由度,运动的灵活性大大提高。
此外,研发人员还创新设计了能够精准抓取三维棋子的机械臂。
传统的机械臂抓取三维棋子,可以轻松击中棋盘上的其他棋子。机械臂采用特殊结构,可上下垂直抓取,运动精度在0.5毫米以内。
值得一提的是,它采用了自主研发的AI引擎。使用该引擎,开发人员设置了从低到高的 25 个国际象棋强度级别。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他有能力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伴侣机器人:可以模仿大熊猫的动作和表情
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深圳市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展位上,记者看到了一款仿生陪伴机器人——米塔熊猫。它是一只治愈系的“熊猫”。当观众拥抱米塔熊猫时,它会依偎在人类的怀抱中,用户可以感受到它的心跳。如果把一个竹子玩具放到米塔熊猫的嘴里,它就会做出“吃竹子”的动作,发出咀嚼的声音,并高兴地抬起头。
深圳大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海外市场品牌负责人邱丽莎表示,米塔熊猫的使用非常简单。用户只需触摸它的头部、背部或通过语音与它互动,即可触发“熊猫”功能。 “一系列的反应。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米塔熊猫采用独创的6自由度设计,结合位于头部、背部、脸颊、四肢的8个触摸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并响应用户的触摸。米塔熊猫采用先进的语音识别技术,内置30多个语音触发词,可以理解并执行用户的指令。
为了让米塔熊猫更像一只真正的熊猫,研发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其开发了复杂的行为逻辑和情感表达系统。借助该系统,米塔熊猫可以模仿真实大熊猫的动作和情绪表达。
https://img0.baidu.com/it/u=439022023,211048648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8&h=500
迎宾机器人:能用42种语言流畅交流
在2024年世界机器人大会苏州穿山甲机器人有限公司展位上,可爱的迎宾机器人提莫小宇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它眨着大大的眼睛,用年轻而悠扬的声音解说游览,还不时大声唱歌,引得观众哈哈大笑。
苏州穿山甲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宋玉刚介绍,这款迎宾机器人采用了深度学习、自动语音识别、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库,可以用42种语言与用户顺畅交流。通讯,适用于100多种场景。
Timo小鱼利用激光实时定位和建图导航技术,准确感知周围环境,实现自主移动和定位。此外,它还利用惯性导航和地图构建技术,进一步提高环境意识和自主导航能力。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Timo小鱼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用户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性能,提高服务质量。
图① 家政机器人正在做饭。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图② 下棋机器人正在分析棋局。
本报记者 洪星 摄
图③ 陪伴机器人与用户交互。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图④观众正在操作迎宾机器人。
本报记者 洪星 摄(华菱洪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