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13 15:17:26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修复经营主体信息成果显著,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成效凸显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修复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138万条,修复异常经营名录信息667.7万条,修复个体工商户2557.8万余户。异常操作条件。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协调有效市场和有效政府的关系,形成既“灵活”又“可控”的经济秩序。提高政府效能,就是不断建设法治经济和信用经济,着力纠正市场失灵、维护市场秩序、加强公共服务。信用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部分,是构建诚信市场环境的重要手段,而市场监管部门是信用监管工作的核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向外界发布了一系列相关数据信息,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了2024年信用监管体系建设和加强信用监管执法取得的丰硕成果,构建了坚实的市场监管体系。为我国信用监管工作筑起“防火墙”。

    12月初,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正在加快开发建设全国统一的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平台,预计于2024年底或2025年初上线,全力支持高效完成信用修复的“一件事”。

    11月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宣布,经过一年半的综合治理,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数据质量提升行动取得明显成效。通过系统治理,各地信用监管数据质量显着提升。此前普遍存在的数据项不全、年报数据零值率高、数据不合逻辑等问题得到了较好的治理。月度监控数据问题率由1.54%下降至0.22%。 %,全国平均数据质量得分从95.8分提高到99.41分。

    2024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帮助经营主体修复信用。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修复各类经营主体行政处罚信息138万条,修复异常经营名录信息667.7万条,修复个体工商户2557.8万余户。异常操作条件。

    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统一平台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在经营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和公示方面的优势,为经营主体提供违法失信信息查询和信用修复申请服务。

    经营主体只需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首页的电子营业执照登录统一平台,即可获取行政处罚、经营异常名单、违法失信信息等严重违法失信信息。一键点击,全面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

    对于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公布的各类违法失信信息,经营主体可一键申请信用修复。通过跨省数据传输通道,可以实现异地信用修复,让更多的数据出行,减少公众的跑腿,提高信用修复的效率。 。

    “统一平台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信用修复机制,为企业主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用修复服务,对鼓励企业主体信用修复、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该负责人说道。

    https://img1.baidu.com/it/u=3989176122,3493764885&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59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构建全国统一市场的重大改革举措。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全面开放的全国统一市场,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信用监管新机制建设,企业信用不断提升以信息收集和披露为基础,以信用约束为主线。以处罚为重点,以双随机监管为抓手,以信用风险分类为依据,继续发挥信用赋能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推动市场环境、营商环境、发展持续改善通过改善信用环境。出色的。

    市场监管总局实行信用风险分类,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进跨部门综合监管,实行“一业一检”。 2023年,全国市场监管系统随机抽查企业475.6万家,通过抽查,对企业进行“无事不扰、无处不在”的监管。全面实施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分类结果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正常运用,抽查问题发现率平均提高51.9%,实现精准监管。

    市场监管总局还组织开展了严重违法失信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五个一批”。具体来说,重点查处一批线索,集中查处一批案件,大力查处一批失信主体,曝光一批典型案件。形成了一批体制机制成果,构建了“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同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依法及时公开违法失信信息。

    丰富信用监管工具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顺利完成对104家大型企业信息公开全覆盖的定向抽查工作。重点核查大型企业登记事项和中小企业年报中逾期付款信息披露情况。督促企业严格执行《中小企业担保缴费规定》,及时向中小企业缴费。

    经书面检查、网络监测、现场检查,发现3家企业未披露中小企业逾期货款信息,涉及合同44份,金额2089.08万元。

    在具体检查过程中,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让企业真正感受到“监管既有力又温暖”。例如,在现场检查时,我们与企业签订了《大企业信息披露承诺书》,规范和指导企业正确填写年报披露信息,督促企业如实、快速提供检查信息,提高经营主体年度报告披露的诚信意识。

    2024年8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印发《全国市场监管系统深化信用提升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着力提升质量发展经营主体,重点建设市场信用监管体系。作为服务发展长效机制,提出完善信用修复、规范失信处罚、扩大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实施灵活监管等13项重点任务。

    11月1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会议,推进市场监管系统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国整个市场监管体系正在扩大和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抽查的全面融合,推动信用风险分类与专业领域风险分类的有机融合,丰富应用场景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加强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其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成效,双随机检查问题发现率比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前提高了50%以上。

    通过完善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各项制度机制,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不断拓展信用风险分类管理的应用领域,实现监管效率最大化、监管成本最优化、企业风险最小化。干涉。

    市场监管总局丰富信用监管工具,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比如,市场监管总局利用年报精细化管理,对个体工商户年报进行改革,深化“多报合一”,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五年来,全国企业年报率达到91%以上。

    https://img1.baidu.com/it/u=3893096211,99388478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6122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期发布的2024年10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结果显示,10月中国企业信用指数为158.83点,较9月上升0.47点。企业信用水平稳步改善继续巩固。

    提高信用数据质量

    数据是信用监管工作的基础支撑。信用监管数据的完善和开放应用,可以有效提高监管工作水平,助力经营主体发展。

    为解决企业信用监管数据不全、不准确、不规范等突出问题,推动信用监管与智慧监管深度融合,2023年4月,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全面提升信用监管质量行动国家市场监管系统信用监管数据。在完善数据管理体系、推动问题数据整改、拓展数据应用、促进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此外,市场监管总局持续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诚信守法水平,部署全国信用提升行动,实施信用培育,推动信用承诺。 2023年,将帮助超过2400万家运营主体通过承诺获得许可或维修。信用。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企业信用信息,增强守信企业的获得感。

    市场监管总局、发展改革委进一步加强信用修复协调联动,支持失信主体快速高效修复信用。超过2200万家经营主体实现信用修复,依法取消招标、投融资、荣誉称号授予等限制,释放了经营主体活力。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上海、安徽、陕西、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太原市、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河南省漯河市和济源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定海区、浙江省舟山市开展深化信用修复试点,推动建立健全权责明确、运行顺畅的信用修复工作机制。具体包括:探索“并行修复”等创新方法。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披露违法失信信息的经营主体只需提出一次申请,即可完成对所有符合条件的违法失信信息的信用修复。

    同时,进一步推动信用修复成果协同联动、共享互认,实现“一申多修”和“一申全网修复”,进一步节省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时间和成本。提高信用修复效率。

    一诺信用信息网:

    联系人:李女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修复经营主体信息成果显著,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成效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