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13 01:38:39

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疫情后国内旅游市场重启与经济增长新动力

    作者:许镜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讲师)

    2023年,国内旅游业将迎来疫情过后生机勃勃的春天。人间烟火再次在中国大街小巷升起。人们旅游热情高涨,再次涌向各大景区。这不仅体现了国内旅游业的复苏,也是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的有力证明。国内旅游在形势变化中翻开了新篇章,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旅游市场重启:复苏势头强劲

    新年伊始,哈尔滨的旅游开始火爆。仅元旦三天,就接待游客304.7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9.14亿元。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创历史新高。广西立即与哈尔滨互动,山东、河南等地也纷纷效仿,吸引了不少游客。可以预见,春节假期期间国内旅游将更加火爆。

    目前的旅游现状实际上是2023年国内旅游热潮的延续和发展。2023年,随着政策的调整和人们旅游意愿的逐步提高,国内旅游快速回暖,进入新的繁荣阶段:云南大理因电视剧走红,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淄博的烧烤、贵州的“乡村超市”走红网络,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天津狮子林大桥已成为网友心目中的“8A级网红景点”,自带相声的跳水高手也成为天津旅游的名片。这些旅游热潮的背后,是人们旅游需求和热情的逐步恢复。

    据文化和旅游部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36.74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15.80亿人次,同比增长75.5%。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行28.46亿人次,同比增长78.0%;农村居民国内旅游8.28亿人次,同比增长67.6%。假期期间,国内旅游接待人数、出行半径和游憩半径、旅游收入、游客平均停留时间等各项指标均呈现正增长态势。这标志着国内旅游业正从复苏阶段步入新的繁荣时期。

    https://img2.baidu.com/it/u=2689214617,1144547689&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63&h=347

    旅游消费助力:行业复苏加速

    文化和旅游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居民国内旅游支出合计3.6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97万亿元,增长114.4%。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支出3.17万亿元,同比增长122.7%;农村居民旅游支出52万亿元,同比增长75.8%。以新疆为例,2023年新疆将接待游客2.65亿人次、旅游收入2967亿元,分别增长117%和227%。做到了“淡季不弱、旺季更旺”,接待游客量创历史新高。这些数据显示了消费者的高涨旅游热情和旅游市场的强劲增长。它们也体现了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机遇。同时,“春江水暖鸭先知”,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住宿业是旅游业复苏的风向标。 2023年,全国新注册民宿企业数量将持续增加,酒店业将快速复苏。国内多家酒店集团将在2023年前三季度扭亏为盈。

    除了供给侧运行指标恢复正常、旅游相关供应链全面修复之外,也有不少快速进入者进入旅游市场。小红书、快手、抖音、东方精选等平台,依靠直播、短视频生动直观的优势,直接“增长”用户,从而获得巨大的旅游相关流量,催生演出、旅游、美食旅游、露营旅游、游学旅游、冰雪旅游、赛事旅游、城郊休闲、城市漫游等诸多新业态,促进旅游与科技、教育、休闲、交通、体育、农业、医疗保健等融合发展。领域,预示着旅游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创新服务亮相:升级出行体验

    2023年的旅游业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将有很多创新举措。以新剧为热点的大理、蚌埠、厦门、重庆巡演,以及贵州“村超”、“村BA”比赛巡演,都为游客带来了独特的旅游体验。当前哈尔滨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将冰雪旅游文化推向了新的高度,将欧式建筑、独特的东北民俗文化等元素与冰雪大世界相结合,为游客提供全面、深入的旅游体验。 。 。公共服务方面,考虑到南北温差,哈尔滨机场在行李提取区增设了12个更衣室,开通了地铁站和景区之间的双向免费通道,甚至提供了150多个动车组列车在黑龙江省运行。 ,按时段、航段、座位提供折扣。省下折扣……此外,还有商场交响乐团的现场表演、鄂伦春族服饰表演、驯鹿街头与游客互动、冻梨、冻柿子切盘、搭建户外临时“温室”,人造月亮方便游客“打卡”等动作,大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通过游客的评价和真实反馈,为当地带来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形成良性循环。这种热情周到、细致高效的服务迅速成为各地学习的典范,掀起了旅游服务升级的热潮。各地借鉴哈尔滨经验,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游客需求。此次服务升级不仅提升了旅游业的整体形象,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当前旅游市场中,消费者对个性化、多元化的旅游体验需求日益增长。 2023年网络热议的话题包括社交观展、“特种兵”式旅行、篝火煮茶、“逆向”旅行等,都体现了年轻一代游客的独特需求和旅行方式。这些新兴旅游方式和话题的出现,体现了年轻消费者对旅游体验的独特追求以及对传统旅游方式的创新。他们更倾向于追求自由、个性化、独特的旅行体验,注重旅行的社交属性和体验性。这些需求和偏好是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

    游客期望是推动旅游业发展升级的重要方向。只有不断创新改进,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更加细致精准的服务、更加丰富深刻的旅游体验,才能释放旅游市场的潜力。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升级,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https://img1.baidu.com/it/u=166225013,2981867301&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3&h=500

    经济稳定复苏:旅游业成为重要引擎

    经济复苏,旅游业先行。 2023年已过半,世界旅游理事会发布报告预测,2023年中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预计将达到9.9万亿元,同比增长150%。中国旅游业预计将新增就业1150万人,就业岗位总数预计将达到7470万人。直接或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可占就业岗位总数的10%。预计到2023年底,中国旅游业创造的就业岗位可能仅比2019年减少10%。旅游业的繁荣必然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提高就业质量。中国旅游研究院将需求侧的先进数据、供给侧的蓄势和政策的积极信号结合起来。预计2024年国内旅游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将分别突破60亿元和6万亿元。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他们对旅游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为旅游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商机,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动物园游”、“博物馆游”、“赛事游”等传统玩法,高质量发展经典度假区和红色旅游。同时,戏剧节、音乐节、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时尚、汉服、烧烤、乡村晚会、乡村BA等元素逐渐激发了消费者的旅游热情。演艺游、影视剧打卡游、“反向游”、“平游”等旅游新模式也不断开拓,催生了一批新的旅游目的地。就连菜市场、庙会也能引领旅游潮流,成为体验世界烟火的方式。微旅行、慢休闲、深度体验成为消费者的最爱。这些需求和偏好可以释放更大的休闲消费潜力,为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文化塑造旅游、用旅游弘扬文化,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随着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发展,旅游将越来越与人们的爱好、休闲、生活密不可分。当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智慧旅游与科技创新相融合,旅游业将展现出更加创新的姿态,给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这不仅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还将开创一个充满活力的旅游新时代。

    旅游是2023年国民经济复苏的一面旗帜,2024年的文化旅游盛会将用更加辉煌的篇章奏响中国经济的“亮丽理论”。让人民群众更加自由地领略壮丽河山,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间烟火的温暖和国泰民安的幸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中国旅游业复苏:疫情后国内旅游市场重启与经济增长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