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解析:天体物理就业前景与推荐院校
2023-2024年考研选专业时,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考研方向有哪些,报考有哪些限制,目前发展情况如何,就业前景好不好?能推荐几所考研学校作为参考吗?为此,新东方考研网整理了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1:天体物理学专业介绍
天体物理学是天文学下的二级学科之一。天体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技术、方法和理论来研究天体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物理状态和演化规律的天文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方向
1. 引力效应 2. 黑洞 3. 宇宙学 4. 相对天体物理学 5. 星系的形成和演化 6. 致密天体
就业前景
https://img1.baidu.com/it/u=4144307814,720659948&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7&h=500
天体物理专业是一个研究性很强的专业,就业机会比较窄,基本从事科学研究。不过,外太空将是未来世界强国竞争的焦点,而我国近期加大了对太空研究的投入。从事天文研究的工作者也有更多的出国访问、深造的机会。
就业方向
1、在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2、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3.从事物理、数学、大地测量学、航空航天、地球物理、空间物理等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或研究。
https://img0.baidu.com/it/u=3259244055,3245095494&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3397
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生入学考试方向2:空间物理 专业简介 空间物理(学科代码: )是地球物理学属二级学科之一。主要利用空间飞行器直接探测和研究空间物理过程的学科。主要研究太阳系特别是日地空间的物理现象和规律,研究空间环境及其对人类空间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延伸自地球物理学、大气物理学和天文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气球、火箭等发射工具来探测高层大气、高空磁场、高能粒子、等离子体等的成分和密度,逐渐形成了高层大气物理学、这就是空间物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根据。就业前景:空间物理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较多,实用性较强。该专业约50%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部分毕业生还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就业。就业去向 1、适合从事空间物理、空间环境等基础研究工作,也可从事电波传播和通信条件研究与预报、地磁、地震活动研究与预报等工作; 2、国防、导航、空间通信、航天飞行、环境保护、侦察遥感等空间技术工作; 3.学校天体物理学、气象学、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3:航空航天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简介航空航天推进理论与工程(学科代码: )为一级学科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下的一个二级学科,包括航空航天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两个学科方向。
航空航天推进理论与工程以基础理论和工程应用研究为基础,在复杂产品大系统集成建模、基于虚拟样机的建模理论及相关算法、异地跨平台产品数据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以及快速响应制造系统。并取得突破,从而推动航空航天制造工程向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虚拟化、敏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基本信息 国家重点学科(航空航天科学与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国家重点学科(航空航天推进理论与工程):国防科技大学、空军工程大学就业前景日益广阔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人乘飞机出行的比例不断增加。中国也被公认为民航业发展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的国家。当前,我国民航业已进入需求快速增长期,带来了旺盛的人才需求。由于民航人才市场需求急剧增加,现有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民航职业学校的就业率也大幅提升,薪资待遇也相当可观。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于高等院校、航空公司、机场集团、飞机研究设计等单位。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考研方向4:固体地球物理学 专业简介 固体地球物理学(学科代码: )是地球物理学下属二级学科之一。它是运用物理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固体地球的运动、物理状态、物质成分、力和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学科。
固体地球物理学有发展较早的三个基础学科:重力与大地测量学、地震学和地磁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还包括地电学和地热科学。这两个学科发展历史较短,目前正处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在固体地球物理学的范畴内,也有三个学科名称,都是对固体地球进行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它们彼此之间差别不大。它是构造物理学、地球内部物理学、地球动力学。 20世纪60年代板块构造理论兴起后,与地球整体运动有关的问题以地球动力学的名义出现,成为一个相对活跃的研究领域。就业前景:固体地球物理专业硕士毕业生基本会去中国所有油田和各地工程物探公司。此外,三大石油公司的上游科研单位也需要物探专业的研究生。主要就业方向: 1、资源能源调查、铁路运输调查、近地表工程调查、地震分析预报、冶金矿产资源、海洋国土测绘等。 2.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3、继续深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