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11 23:41:03

广州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固态储氢技术、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领跑国际

    中国储能网消息:我国首座基于固态储氢技术的电网侧储能加氢站建成,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达到国际领先,大规模光储充换电一体化一体化汽车智能充换电站已建成……这是广州着力布局新能源、打造千亿级产业的生动写照。

    新能源储能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州实施“制造名城”战略的重点产业。今年8月,广州市出台《关于促进新能源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广州市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全市新能源储能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为努力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新型储能产业体系,广州市科技局锚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人才支撑、生态优化”全链条,强化技术支撑、资本、人才、金融等要素。全力支持重点项目示范建设,为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搭建平台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目前,我国新能源储能应用以锂离子电池储能为主,而广州在锂离子电池技术创新方面处于第一梯队。

    10月30日,全球首个超快充动力电池专业工厂在广州巨湾科技研究有限公司南沙总部基地建成投产,公司自主研发的锂离子电池可充电从0到80%的时间不超过8分钟,创造了“最快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的世界纪录。

    事实上,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新能源存储已经从商业化初级阶段走向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与新能源存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

    近年来,广州不断优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制机制,支持广州新型储能科研力量承担国家、省、市储能相关科技项目45项,获得财政支持7.6亿元元。为进一步引导行业创新资源集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广州在新能源存储领域建立了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目前已建成41个各类国家级和省级储能创新平台,涵盖锂离子电池技术、钠离子电池技术、氢储能技术等领域,逐步构建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转型为一体化的全链条创新平台体系。

    https://img2.baidu.com/it/u=2627930623,199312467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750&h=500

    “广州将强化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技术优势,努力攻克氢能、钠离子电池等关键技术,积极布局新型电池技术、综合能源电子技术、全过程安全技术等领域推动新能源储能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自主可控。不久前,在广州市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表示,广州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准备新能源存储和数字电网两个直接创新平台,支撑其现有运营的综合成果转化平台,部署一批优质产业化项目。

    依托人才链、配置资金链、强化政策链

    五年前,叶思宇加入鸿基创新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基创新),担任副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在他的带领下,宏基创新解决了国内燃料电池膜电极的“卡脖子”问题,成为国内首家实现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叶思雨是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引进的高端人才。近年来,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加快引进氢能高端人才团队,在关键技术研发和重点产品示范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成为氢能发展的最佳基础条件和最佳支撑环境。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发展。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这也是广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的典型做法之一。广州依托“聚英”人才工程,大力培养和引进储能产业人才。现有该领域院士人才6人。同时,着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搭建氢能企业与大学实验室团队合作的桥梁,聚集了100多名氢能专业人才。

    广州引导产业资本加大资金投入,高效打造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广州产业投资母基金将重点投资新能源等重要产业领域,引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落户广州,逐步打造超过6000亿元的产业基金集群。广州市科技创新基金已投资储能行业项目近20个。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保障。广州出台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新型储能技术创新高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并列出了加强氢能、储能等前沿技术创新突破等一系列关键技术路径予以支持。其他领域。此外,在广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首次重大技术装备示范、标准体系建设等方面明确了支持方向,引导政府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等各类主体广泛参与。科研院所、金融机构。

    支持企业“带头”

    https://img0.baidu.com/it/u=2957030240,3159803256&fm=253&fmt=JPEG&app=120&f=JPEG?w=889&h=500

    围绕新能源储能产业“做强、补全、延伸链条”环节,广州引进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重点布局中游(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和下游(新能源储能电站)领域及区域分布 集中于黄埔区、南沙区、花都区、白云区、番禺区5个区。目前,广州共有已建成或拟建设的储能制造项目10个,总投资574.32亿元,达产后产值超千亿元。

    广州构建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发展支撑体系,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在产业链转型中“领跑”,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到高端。

    在粤港澳大湾区,位于“氢都”佛山南海,由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我国首个大型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项目储能有限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年内将全面整合。网络发电。该项目将新储能电池性能、热管理等领域的多种技术方法有机结合,形成9条差异化储能技术路线,将为我国新储能产业技术多元化发展提供性能对比依据。国家。平台。

    为增强供电保障能力,在电网薄弱区域开展电网侧储能。广州依托南方电网、华南理工大学等开展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在广州中新知识城、南沙明珠产业园开展智能电网、智能微电网应用。

    广州智光电气有限公司、广州如兴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特高压、燃料电池膜电极、高压储能、光伏发电等领域掌握世界领先技术。光伏电池浆料。

    新能源储能产业正处于战略发展机遇期。据介绍,广州将加快完善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创新项目资助机制,支持储能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引导一批重点储能企业聚焦储能电池、储能系统集成等关键环节,充分发挥广汽艾安等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的“头雁效应”集聚相关锂电池材料及电池制造企业打造上下游协同效应。共生产业链创新生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州打造千亿级新型储能产业:固态储氢技术、燃料电池膜电极技术领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