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11 22:42:44

孙友宏教授当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工程领域再添新星

    11月18日,2021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结果揭晓。原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孙友红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1年,中国工程院选举了8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其中机械与运载工程系11人,信息与电子工程系10人,化学工程、冶金与材料工程系8人,能源与矿业系9人工程系,土木水利建筑工程系10人,环境与纺织工程系10人。工程系8人,农业系10人,医药卫生系11人,工程管理系7人。

    轮廓

    https://img0.baidu.com/it/u=3870756997,302738173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595

    孙友红,男,汉族,1965年7月出生,江苏如皋人,中共党员。 1990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9月至1987年9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勘探工程系钻井工程专业本科学习。 1987年9月至1990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勘探工程系攻读钻井工程硕士学位。 1990年7月至1995年4月,任长春地质学院勘探工程系教师。 1995年4月至2000年8月任长春地质研究所勘测工程系副主任。期间:1994年9月至1998年7月在长春地质学院勘查工程系(1997年2月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 2000年8月至2001年5月任吉林大学朝阳校区研究生办公室主任。 2001年5月至2008年12月任吉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期间:2002年9月至2006年6月,吉林大学农业工程博士后;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英国诺丁汉大学建筑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8年12月至2015年9月任吉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 2015年8月至2019年3月,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职期间: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兼任吉林大学“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办公室主任。 2019年3月至今,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校长。

    研究方向及主要成果

    孙友红教授是我国地质工程学科(勘探工程领域)的带头人之一。长期从事勘探工程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找矿工程是地质矿产勘查中不可缺少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钻探获得连续的地下地层样品。它是实现矿产勘查重大发现、探索和解决科学奥秘的最直接途径。围绕天然气水合物、地球深部勘探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勘探工程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为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新的地质和矿产发现以及地球深层勘探。影响。孙友红教授主持成立了“自然资源部复杂条件钻井技术重点实验室”和“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井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拓展了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井技术的应用领域我国钻探技术的发展和推广,促进了我国找矿工程的科技进步。

    屡获殊荣的经历

    https://img0.baidu.com/it/u=3692116431,31829664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753

    孙友红教授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均排名第一)、第十三届光华工程科学技术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5项(均排名第一),并进入部委教育部“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第一发明人发表论文110余篇,出版专着3部作者/通讯作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友宏教授当选202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建设工程领域再添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