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新质生产力,镇江如何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详解举措
直播记录1、记者连线:今年两会期间,“新质量生产力”不仅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还被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大任务。经济流行语。今年首届“剑宫主战场先锋直播间”主题直播中,什么是新品质生产力?镇江如何规划和发展新生产力?市发展改革委对此作出了解释和答复。市科技局也回应了科技部门发展新生产力的具体举措。那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新生产力有哪些具体举措呢?相关项目有多少?
镇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琳回复:谢谢记者的提问。 “创新引领产业强市”是今年市委、市政府的主题。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紧紧围绕这一主题,紧紧抓住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生产力的关键点,持之以恒转变发展新方式、激活发展新动能。 ,推动工业经济迈向“新”。
一是聚焦产业链集群“四梁八柱”。实施镇江制造强市行动,统筹传统产业振兴、新兴产业成长、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全面提升产业基础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深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实施强链、延伸链、修复链、暖链行动。
二是聚焦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坚持企业攻关与战略需求相结合,引导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和产业基础改造。今年,我们将推出100多项科技“微研”项目,培育鉴定市级以上首套设备、第一批新材料、首版软件30余件。加快高水平创新主体建设,整合科技、产业、人才等政策,建设优势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动制造业企业向高端环节迈进。价值链。
三是聚焦数实融合“关键增量”。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为企业提供免费评估诊断服务和“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解决方案。加强诊断结果落实,组织实施“智能数字化转型网络化”重点工程200余个,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渗透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率。继续增强智能计算、边缘计算等新型算力供给能力,深化培育双跨区、区域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梯度,加强工业互联网标志解析推广应用。全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增长10%以上,超过770亿元。
2、主持人:工业和信息化局上线的时候我们会讲一个热门话题,叫做“智能化转型到数字化转型”。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一个情况是,今年是镇江市实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实施规划(2022-2024年)的最后一年,该市取得了哪些成果在这方面?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有哪些支持政策?
镇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发展处处长朱茂回应:为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企业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发展新生产力,镇江组织实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三年实施规划(2022-2024年)》,开展十大行动,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免费诊断的服务“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已覆盖全市75%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今年,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力争通过“智能数字化改造”,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覆盖。 “线上+线下”方式;组织开展一系列产业链企业“走出去+请进来”考察交流活动,供给一系列活动衔接,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创建了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场景)9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9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151个等一批示范标杆。全市企业装备数字化水平和工业软件应用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政策支持方面,对城市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年投资200万元以上的重点智能化改造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支持,对入选省级标杆示范给予20万元奖励企业。相关政策将尽快在市产业信息微信公众号发布。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丹阳、句容、扬中等市也有扶持政策,企业也可以向当地工信部门咨询信息。
https://img1.baidu.com/it/u=1030352479,52551607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422
3、主持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充电站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记者看到,镇江市部分商场、酒店、公共停车场已配备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但仍有不少停车场尚未配备。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有哪些政策支持和补贴?
镇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装备工业处处长李再强回复: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设施是近年来国家、省、市大力推进的重点工作,也适应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新车占比也逐年上升。 1-5月,全市新登记新能源汽车占新登记汽车数量的41%以上。为了保证用户购买新能源汽车后有地方充电,除了个人充电设施外,公共领域充电设施的建设也是政府大力支持的领域。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镇江市公共充电设施数量将达到8000个以上,具体推广措施将分批、分阶段实施。新建商场、宾馆、社会公共停车站,要求建设带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的停车位数量不少于停车位总数的10%。截至目前,全市公共充电设施已建成公共充电桩3000多个。根据充电桩类型、充电功率逐年制定具体补贴政策。去年出台了2022年公共部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补贴标准。目前2023年的(政策)正在制定中,预计将于近期发布。进一步加大对综合能源站、超大功率充电桩、换电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新发布的补贴实施方案请关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官方网站以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微信公众号“镇江工业和信息化” ”。我们会尽快在这些平台上发布。
4、上线回顾:去年镇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上线时,有市民反映老旧小区室外通讯电缆杂乱的问题。记者从市通信管理办获悉,市通信管理办牵头相关部门将于2023年完成32个老旧小区通信设施改造,这项工作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老旧社区通讯设施改造今年还会继续吗?
镇江市交通办综治办主任范琪回复:通讯设施改造工作是结合市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工作开展的。我们从2022年开始参与此项工作,将于2023年启动,共对32个老旧小区进行了通信设施改造,涉及建筑面积约106万平方米。今年我们继续跟踪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老旧小区改造专项工程,开展通信电缆改造。今年共有20个社区,其中京口区7个社区、润州区13个社区,涉及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转型从5月起全面启动。预计通信电缆改造将于今年8月完成。
5、回望发射:镇江市工信局开展的5G信号“盲充行动”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果?此前,节目组接到居民投诉长发广场住宅楼地下车库移动信号差。现在已经进步很多,但仍然存在盲点。另外,市民如何向工信局举报信号弱问题?
镇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郑耀伟回复:从202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将有“公共地下空间信号覆盖”专项任务每年的民生大事。 2023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通信管理办联合协助全市各运营商积极寻求上级单位招商引资,超额完成民生专项工作交给镇江的任务150个地下空间全年覆盖。全市累计竣工242个。专项工作安排镇江到2024年完成120个公共地下空间覆盖任务。我们将积极落实这项工作,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急问题,把民生事情切实落实到行动上、看到成效。
关于你刚才提到的线索收集渠道,我们此前曾联合三个运营商交管办进行咨询。之所以不公开向公众征集,是因为我们这次征集的范围是公共开放区域的信号盲区。我们需要一个准确的经纬度坐标,需要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如果经纬度偏差比较大,我们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人力、物力。通过运营商收集信号盲点的好处之一是,他们在日常工作中也会收到大量公众的投诉。他们有大量关于信号盲点的信息。第一批,我们收集了150多个有运营商的区域。逐步消化现有的信号盲点。现有信号盲点解决后,我们会考虑向公众征集信号盲点。公众如有需求,可关注我局微信公众号。
6、记者连线:咨询观众和网友。近日,我看到媒体报道,多个部门下发通知,将于2024年至2026年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我想了解镇江这项工作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开展。渠道下乡,对供应商有什么要求?
镇江新型建材发展中心副主任谭杰回答: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是由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发起的。自2022年启动以来,每年各省区都会组织一系列活动,旨在加快绿色建材生产。 、认证、推广应用,拉动绿色消费,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建材行业提高绿色创新水平,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绿色转型,促进建材产品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今年5月初,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以“绿色建材走进千家万户,共创美好生活”为主题的全国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江苏站)在南京正式启动。
https://img1.baidu.com/it/u=1107855899,4040941013&fm=253&fmt=JPEG&app=138&f=JPEG?w=500&h=889
根据省部门活动部署要求,我局将积极组织各市县、乡镇开展一系列加快推进绿色建材农村推广活动。近期计划开展的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开展绿色建材“小镇信用帮扶”活动,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将搭建平台,组织原材料、建材生产、产品应用等上下游产业链开展供需对接活动,邀请物流、金融、人力资源等配套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二是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市、县、乡镇开展广场宣传活动,通过宣传引导车、政策咨询、发放宣传纪念品等方式提高公众参与度和认知度,组织新闻媒体宣传多渠道开展新闻报道,共同营造活动社会氛围。三是召开绿色建材认证咨询培训会,组织有条件、感兴趣的建材企业参加培训和业务指导。
我们也欢迎您积极参与我们的活动。希望您经常关注镇江工信公众号。我们将及时发布活动信息。您也可以在公众号留言提出问题和建议,我们会及时处理。答复和服务工作。谢谢!
7、张女士举报:我是尚书房的老板。小区交付时未配备通讯设备,因此地下室、电梯等区域没有信号。 6月中旬,6栋楼宇被困楼梯。业主被困半个多小时。他的手机没有信号,无法拨打求救电话。业主向三大运营商反映后,中国联通回应:该设备之前已经安装过,但业主提出异议,撤回了。暂时不会安装。电信公司尚未做出明确回应。中国移动回复:考虑在电梯轿厢顶部安装设备,预计需要5个月时间实施。
镇江市交管办综治处处长范琪回复:节目结束后我会联系张女士,我们会组织三名操作人员到现场商量方案,看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023年之前,国家尚无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新建建筑移动通信无线网络覆盖。 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建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工程技术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主要实现几个目标:一以需求为导向,提出有移动通信网络覆盖需求的建筑物应同时配备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二是以结果为导向,要求建筑内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必须与建筑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三是基于公平原则,规定建筑物搬迁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应当满足多个电信业务运营商平等接入的要求,确保最终用户有自由选择和权利。四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提出“就地建、就地覆盖”和“就地建、就地覆盖周边”等不同的建设方案,避免重复建设,促进集约利用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双千兆”网络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明确,“严格执行建设标准要求”,即建设单位严格遵守有关工程接口划分的规定,通讯配套设施应当纳入建设工程设计文件,所需投资列入建设工程预算,并与建设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未按标准进行施工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根据要求,建筑红线以内的通信设施应由建设开发单位投资,而非运营商投资。
为落实相关工作,市交通管理办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务办于2023年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建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明确新全市范围内住宅建筑、公共建筑等要执行 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新建项目土地出让合同签订之日为执行日期,自2023年6月1日起执行。简单理解,真正的房地产项目将2023年6月1日后拍卖的必须执行本标准。当然,新标准的推广和实施需要一定的过程。下一步,市通信管理办公室将按照相关规范严格落实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工作要求,统筹全市通信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我们将会同市工信局协调多家运营商在《标准》实施前解决个别问题。
镇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信息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郑耀伟回复:关于小区建设基站的问题,我想补充几点。由于小区是人口密集区,有的业主想建基站,有的业主不想建。希望建基站的主要原因是基站有辐射。我用这个节目给大家做个宣传。 “辐射”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不是贬义词。基本上,任何离开物质并向各个方向发射的能量都可以称为“辐射”。辐射分为电离辐射。而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对人体没有危害;由于高能粒子离开材料,电离辐射会穿透我们的人体并伤害我们的细胞。例如,核辐射是电离辐射。基站发出的辐射是非电离辐射。我们现在的手机信号和WiFi信号都是非电离辐射,实际上没有任何影响。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希望社区居民对我们的施工有一定的了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