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返华40周年:1978年中美建交与可口可乐进军中国市场的历史时刻
1978~2018年,今年是可口可乐回归中国40周年!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这几天,发生了一些重要事件:
12月13日,中美在北京饭店完成建交谈判;在同层另一个会议室,可口可乐公司还与中粮集团进行了合作洽谈;
12月16日,发布中美建交公报;
12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12月19日,可口可乐宣布进入中国市场,成为第一家进入中国的外国公司。
在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可口可乐公司几经周折,终于于1978年12月13日与中粮集团达成协议,以补偿贸易方式向中国各大城市和旅游区提供可口可乐罐装和罐装服务。或其他付款方式。装瓶设备,在中国设立专门的灌装和销售工厂。
1979年1月,第一批瓶装可口可乐从香港运往北京。
可口可乐在当时的中国人心中并不陌生,但它总是出现在抗美援朝的电影中,并与美国大兵配对出现。
可口可乐想选择上海。原因之一是他们民国时期在上海建了工厂,并有名人阮玲玉作为代言人。但迫于舆论压力和无奈之下,可口可乐放弃了上海。几经周折,最终落户中粮集团旗下北京烤鸭厂老厂房。那是1981年的事。
明星代言是可口可乐首先提出的品牌战略。 1927年,可口可乐进入上海市场,邀请上海广告画家设计了“请喝可口可乐”的海报广告。酒吧的一角,坐着一个穿着华丽礼服的女人,优雅地端着一杯可乐。画中人不是别人,正是阮玲玉。当时,阮玲玉凭借电影《女神》和《新女性》在电影界小有名气。这也是中国第一支名人代言的海报广告。
自1981年起,先后在北京、广州等地开设装瓶厂。
1988年,可口可乐在上海建立了装瓶厂和浓缩液厂。自此,可口可乐中国市场所有装瓶厂所需的浓缩饮料均来自上海。
工厂的成功建设让外国人非常兴奋。时任可口可乐集团董事长表示:中国对我来说就是这个巨婴。很大,但它还在成长。
但他们过于乐观了。当时,20世纪80年代初的北京人主要喝一种叫“北冰洋”的汽水,售价0.15元一瓶,主要在公园和商场出售。
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们的物质生活十分贫困。以可口可乐为代表的舒适、享受的西方休闲文化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笑容可掬、手拿可口可乐的中国年轻人出现在故宫、长城等地标建筑前,成为两种文化碰撞的经典形象——紧张的时代过去了,幸福的消费生活来临了。
为了尽快打开市场,北京可口可乐北京分公司推出了中国当代市场首个门店促销活动:买一瓶可乐送气球或一双筷子。对神秘黑水感兴趣、贪图便宜的人们纷纷排队购买。
据当时的老记者回忆:夸张地说,当时促销店里有两支队伍。一队在排队买可乐,另一队在排队吐可乐。但吐完之后,他们就感觉有点上瘾了。
1981年,一个时代的潮流引领者,穿着当时流行的军大衣,手捧稀有的可口可乐出现在故宫。
https://img2.baidu.com/it/u=3825232952,51228734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607&h=326
1984年4月,里根总统访华。该期《时代》杂志的封面写着“中国的新面孔,里根将会看到什么”,并配图显示一位中国年轻人手捧可口可乐,站在长城前。
里根也应该看到可口可乐等外国产品的广告牌出现在中国的道路上。
电影《青春》男主角刘峰退役时走过可口可乐广告牌
1986年10月,英国广播公司BBC拍摄了一部纪录片。中央电视台想购买该片播出,但缺乏资金,于是找到可口可乐,希望对方能提供20万元的赞助费,作为在片前和片后播放可口可乐的回报。广告。
当时央视不允许播放外资企业的广告,这也意味着可口可乐一旦同意这项赞助,将有难得的机会通过权威媒体直接面对消费者。权衡利弊后,可口可乐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用一年的利润换取一次上央视的机会。
1986年10月的一天,《新闻联播》之后,全国18家电视台同时播出了可口可乐的广告。这则广告向全中国人民传递了一个信息:
可口可乐现已可以在中国市场公开销售。
1988年底,可口可乐在海南的广告
接下来的故事我们都熟悉了。继可口可乐之后,肯德基、麦当劳也纷纷效仿,在中国开设门店抢占市场。
2000年后,第一个成为可口可乐代言人的人是谢霆锋。谢霆锋刚出道时,妈妈黛博拉在闲聊中问他最想代言什么产品。谢霆锋回答说:“我希望有一天我的脸能印在红色可乐罐上。”
22岁时,可口可乐邀请他担任代言人,谢霆锋如愿以偿,将自己的脸印在了红色可口可乐罐上。 2002年是谢霆锋事业的巅峰时刻。随着他的出现,娱乐圈直接从四大天王时代过渡到了谢霆锋时代。无论是报纸还是杂志,几乎每一期的娱乐头条都是谢霆锋。
2003年,香港设计师陈裕健受邀为可口可乐公司设计新的中文标志,将中文字体改造成波浪形、流畅的流光图案,比斯宾塞字体标志更加和谐。这是可口可乐24年来在中国首次设计中文标识,取代了1979年以来一直使用的中文字体。
2006年,可口可乐宣布李宇春成为其代言人,代言费达到数百万。不少媒体分析称,签约李宇春是可口可乐成功占领年轻人市场的关键。当时,百事可乐正在快速拓展中国市场,可口可乐面临着夺回被百事可乐占据的年轻人市场的压力。李宇春的选择无非是试图将这群粉丝转变为内部消费者。
自1978年重返中国市场以来,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用了40年的时间从无到有,如今已成为可口可乐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
可口可乐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戴在身上、印在包包上、写在书本封面上、画在手机壳上……
https://img1.baidu.com/it/u=1601743066,2623456074&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87&h=455
从2013年的昵称瓶子开始,“瓶子营销”经历了歌词瓶、台词瓶、自拍瓶、录音瓶、密语瓶。每年夏天如期而至,其自身的社交属性与年轻消费者产生了联系。实现了良好的互动,也打开了社交营销的大门。
2017 年花语瓶
2018年,为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可口可乐推出限量版迷你罐礼盒,传达“时代在变,但事物不变”的品牌宗旨。
如今,可口可乐不仅仅是一种饮料;它更是一种饮料。它也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营销、一种精神。
“喝一口肥宅快乐水,所有不好的情绪都会被赶走,整个世界都会变得明亮起来!”事实上,《胖宅身材》的火爆,既是游戏动漫爱好者的自嘲,也是当今人们忙碌、迷茫的反映。 ,为社会上有负担的年轻人发泄情绪的一个出口。当可口可乐不再是可乐,而是满足的象征时,可口可乐无形中完成了又一场带有流行文化色彩的营销。
从产品创新到商业模式创新,从伴随中国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到发展跨境零售,可口可乐在中国经历了不平凡的4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大受益者、参与者和见证者。
如今,可口可乐在中国拥有45家装瓶厂,员工超过45,000人。 99%的员工为本地人才,98%的原材料本地采购。这是可口可乐40年来深耕中国市场、推动全球层面和本土力量协同创新的最好例证。
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的起源视频
致敬中国食品工业40年
2018年是中国食品工业40周年。
40年,从471亿到11万亿,中国食品工业产值40年增长230多倍,占全国工业总产值高达12%,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40年来,中国食品工业从白酒、汽水、糕点等少数有限品类发展到极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种类,为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
40年来,从地方生产的作坊式生产模式,到4万多家规模以上食品生产企业,中国食品工业诞生了众多知名品牌和数百亿元的企业巨头,成功实践了制造强国、品牌兴国的理念。发展路径;
从“珠江水、粤粮”到全国多个食品工业主省市和食品产业集群,我国食品工业的产业结构日益完善,成功支撑了区域经济的振兴和发展;
——1978年至201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中国食品工业蓬勃发展、创新前行,经历了超凡发展,取得了辉煌的市场成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