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40广告:用镜头捕捉平凡日常中的珍贵瞬间,重温摄影的初衷与魅力
“摄影是一种走进时间的行为,从里面撕下一些东西,
然后将其冷冻成另一种持久的形式。 ”
德国摄影师Wim 对摄影的这个定义,还原了每个人拿起相机按下手机拍摄按钮的初衷和结果。顺着大师的思路,一开场看起来不像广告的华为P40广告,不仅收获了持续的掌声,还得到了网友的积极转发。
影片中的十几场戏,都围绕着平凡却又值得珍惜的日常生活:独处的心灵时刻、与爱人的浪漫时刻、与父母的幸福时光、平静的亲子时光……没有文案,画面就是最好的。语言。
广告中有几个镜头特别令人印象深刻:
油画般的湖边长椅上,蝴蝶落在女孩的鼻尖上。只有相机才能记录下这一刻的惊喜。
雷厉风行的运动女孩,也能发现路边盛开的温柔小野花。
医护人员脸上带着口罩痕迹,但依然笑容灿烂,拍照留念。
https://img2.baidu.com/it/u=1506370441,22386366&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421
在依依不舍的毕业生们身边,老师悄悄地用手机给学生们拍照。
想到那些因为疫情连拍毕业照都没有机会的应届毕业生,这些师生们没有故作深情,但最暖心的时刻都被华为看到了。突然想起我学广告时老师说过的话:“广告中的任何元素都是无缘无故出现的。”
华为P系列广告通过这些生活故事,挖掘人们最初对影像的希望和期待。虽然只是短短几分钟的广告,但热爱生活的人们在做什么,在分享什么,在传达什么,人们的敏感度如何? ,精致、温柔、硬朗,一目了然。
因此,当广告以“形象被感性所感动”作为结尾时,观众在情感上对其产生认同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些平凡却真实的剪影会让您在观看时想起自己。拍下你拍过的照片并回忆它们,或者从这一刻开始用心记录和感受生活。这种沟通除了引起共鸣之外,还给了观众采取行动的理由。
除了这段3分钟的网络版TVC之外,华为P40系列还在央视新闻联播后的2分钟时段投放了广告。与以往的广告疯狂洗脑、疯狂聚焦产品不同,2分钟精华版利用内容营销,在黄金广告位进行品牌传播。央视版更倾向于传达价值观,弱化产品。如此高预算、高覆盖率的媒体投放,表明华为对P系列投入了足够的信心。
“形象”是华为P系列最重要的基因。 P20的《影像入诗》用经典诗歌诠释摄影艺术。从社会影响来看,也推动了中国现代诗歌回归日常生活。
P30的《心里有什么,用图像说话》将女性内心的小骄傲和内心戏隐藏在充满故事的图像中。
P40“影像因感性而感动”更聚焦于影像的本质,输出华为品牌希望传达的品牌理念:更好的科技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记录生活,增加留住瞬间的概率。
https://img1.baidu.com/it/u=1533873445,2269247282&fm=253&fmt=JPEG&app=120&f=JPEG?w=500&h=888
从P20到现在的P40,华为通过情感营销,通过音乐、场景、故事等元素,向消费者输出品牌对消费者的洞察以及对形象理念的理解。
P系列打造影像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帮助用户记录和表达自己。因此,无论是在广告还是宣传中,华为始终抓住“情感”的一面,从而打动更多有文化的女性,受到女性群体的喜爱。因为他们在P系列中找到了归属感,找到了关注自己内心精神世界的听众,而华为P系列成为了最畅销的系列之一,这说明广告的说服力还是很强的。精确的见解。
从品牌认知的三个阶段来看,华为P系列在品牌技术和良好口碑的支撑下,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认知”和“信任”。从结果来看,第三期P40的形象故事无疑是成功的,广告评论也都认同。广告本身含蓄而温暖,利用女性群像来完成其与众多女性沟通情感的传播使命。
虽然有广角、微距、夜视、超长变焦等超级卖点,但都融入到了广告场景中,从而提高了观看的接受度。这种用心讲故事的克制,对于甲方来说其实是非常少见的。
在品牌认知的第三阶段“爱”中,广告中的大忌就是不能出现产品特写等。最多应该是一些产品的使用场景,更多的时候应该讲一下品牌的价值观。毕竟,谈论梦想、分享观点、三观的时候,一旦变得功利,双方的关系就会发生变化。
这个阶段是深度沟通,好处是形成重复购买和品牌忠诚度。具体感觉如何?想想当你再次看到产品时的美好感受,你就会知道品牌营销的这一部分是多么重要。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想法回顾P系列广告,你会发现其背后的营销策略非常精准,用户群体的定位和传播诉求的表达完全击中了目标。
虽然没有大的布局,没有独特的风格,但依靠统一的广告策略,有效运用“知-信-爱”的品牌识别模式,华为P系列的声音在每一次的宣讲中逐步传播开来。品牌主张和理念。
经过这个周期,品牌就会和消费者建立非常非常密切的关系。这是品牌与消费者沟通的长久之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