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附属一医院引进国产关节置换机器人,提升手术精准度与安全性
12月11日,国产关节置换机器人开业仪式正式落户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华侨医院)。暨大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郭军、院长郑晓飞、副院长杨敬革及骨科专家代表出席活动。与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相比,机器人辅助手术通过术前扫描生成的三维模型帮助外科医生制定更精确的手术计划。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引进的国产关节置换机器人系统,可以为患者定制个性化手术方案。不仅能显着提高手术的准确性,还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保证手术的高效和安全。
https://img2.baidu.com/it/u=804347981,274792773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800&h=1067
据悉,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开展关节置换机器人手术130余例,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手术临床经验。随着揭牌仪式的顺利完成,医院成为广州市首家引进国产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的三级医院。郑晓飞表示:“作为国内首个在广州投入使用的关节置换机器人,不仅是我院的技术升级,也为大湾区患者提供了更先进的治疗选择。机器人的发展手术将进一步提升地区医疗水平,造福更多患者。”
机器人手术融入了快速恢复的理念,堪称“威力如虎”。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多学科协作定制围术期管理方案,涵盖术前镇痛、功能锻炼、术中技巧、术后快速恢复及镇痛等,让患者处于“无痛”状态。尽快开展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行走,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得益于手术机器人的高精度辅助、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麻醉、护理、康复团队的无缝协作,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如今已经可以作为“日间手术”定期进行了。 ——患者当天完成手术 术后立即下床行走,当天或第二天顺利出院。
https://img1.baidu.com/it/u=712490614,4150282448&fm=253&fmt=JPEG&app=120&f=JPEG?w=750&h=500
骨关节外科主任刘宁强调,机器人手术定位准确,减少了不必要的切口和组织损伤,这意味着患者术后出血少、伤口小、疼痛少,从而加快康复过程。 “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普遍较短,恢复较快。大多数患者术后第一天就可以下床活动,这对老年患者尤其重要。”
报道撰稿:南都记者王道斌通讯员张灿成庄腾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