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yzw 发表于 2025-1-4 21:35:30

湛江引调水工程电焊工肖强:20年匠心铸就行业标兵

    在湛江引水工程一标段施工现场,肖强正在对高位水箱内的压力钢管进行焊接。记者 李忠 摄

    “肖班长,这里的压力钢管有两个错位的开口,我们花了几个小时还没修好,请过来看看。” “好的,我马上就过去。”话还没说完,他就在做别的事情了。正在工地巡查的肖强立即赶了过来,蹲下仔细打磨,抹平后重新焊接。只用了半个小时,两个喷嘴就恢复正常了。

    肖强是中建三局湛江引水工程的一名焊工,也是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我从事电焊工作20年,终日与铁水、焊花打交道。凭着我的努力、毅力、拼搏干劲,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转型”成了行业标兵。焊枪、汗珠、绚丽的焊花点亮了他的“工匠精神”,而“工匠精神”的背后,是坚持不懈、不断钻研的毅力。

    接受“焊花”测试

    肖强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初中毕业后,他只身前往珠三角的一个水利工程打工。工作进展顺利,但当时的肖强对自己并不满意。他心里不停地想:自己每天都在做着一眼就看到结局的舒服的工作,但他不能就这样得过且过。他必须有一技之长。但学什么好呢?我的文化水平不高,肯定搞不了高端技术。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于是我想到了学习电焊技术。

    后来,他暗自下定了决心。工作之余,他总是偷偷观察周围的焊工,认真学习。他还购买了相关书籍进行学习,保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000年,项目经理慧眼识珠,安排他向技术高超的孙师傅学习,正式开始了他的焊工之路。

    刚开始上课,小强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受益匪浅:“无论焊接技术有多难,只要在焊接时仔细观察每一个熔池,就能得到漂亮的焊缝。就像补衣服一样。” ,每一针的宽度决定了你补的衣服是否坚固、美观。”他立志要做“又强又美”的焊接工作。

    https://img1.baidu.com/it/u=294034196,3447075365&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64&h=444

    “刚开始练习焊接时,由于不懂得保护自己,眼睛被焊花划伤是常有的事。”肖强回忆,晚上睡觉前,要用毛巾包上冰块,冷敷眼睛降温、减轻疼痛。 。尽管如此,他并没有放弃。第二天他继续练功,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各种焊接样式、焊接位置等实际操作。在学习上,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要勤于眼、勤于口、勤于手、勤于腿。他还向大师和同事们学习更多知识,吸收优秀经验。经过一个月的勤奋学习和实践,我不仅了解了焊接技术,而且操作也变得熟练,正式成为了项目部的一名焊工。

    凭着吃苦耐劳、认真学习的精神,肖强逐渐掌握了各种焊接技术,成为项目部的技术专家。尤其是当时比较先进的两人双面立焊、铝合金单面焊、双面成型焊等焊接技术,肖强都能操作自如。如今,他已是项目部一名全面掌握焊接技术的焊工。但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他把肯吃苦、有学习能力视为磨砺自己精神的“磨刀石”。他在工作中努力工作,毫无怨言。享受焊接而不厌倦,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做好各项工作。

    20年来,我一直追求工匠的生活。

    7月24日,记者走进湛江引水工程一标段施工现场。时值正午,阳光灿烂,机器轰鸣,施工作业忙碌而有序。肖强半跪在高槽内的压力钢管上面,正拿着焊枪对直径2.8米的压力钢管进行焊接。 “嗡嗡”的声音不断传来,耀眼的焊花让人难以直视。

    飞溅的电火花消失后,当取下焊接防护罩时,一张布满汗珠的黝黑的脸出现了。见到记者后,他露出了略显矜持的笑容。采访中,肖强话不多,但言语铿锵有力,精准,仿佛在寻找焊点。 “工人只是依靠技术,没什么。” “在这个行业,我们必须对得起这份工作。”朴实、诚实的语言表达了一种责任感和责任感。

    经验丰富、考虑周全、勇于创新,能够为公司降低成本。 2010年,他配合公司技术进行钢材可焊性实验,提供可靠的焊接参数,为公司节省实验费用30万元,实验周期缩短2个月。

    “我一直在珠三角工作,今年6月初第一次来湛江,感觉湛江的夏天比其他地方热,每天要喝60升水,而且我还随身带着藿香正气水,以防中暑。”肖强害羞地说,他说,由于焊接的特殊性,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吹不到风。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在防护服内部安装小风扇,既可以给工人降温,又不会影响焊接工作。另外,随着国家的发展,建筑工人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十多年前闷热的铁棚,到现在的空调箱式板房,工人们更加安心、舒适。

    焊工的工作虽然辛苦,但肖强却非常热爱这份工作。他已经记不清自己焊接了多少产品,有多少件工作服被火花烧毁。高温、焊花、有害气体等诸多困难并没有吓倒肖强,反而激发了他不服输的精神和对研究的热爱。在汗水和焊花中,他不断提高自己的焊接技术。他能够熟练运用电弧焊、氩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各种焊接方法。先后被评为项目部“技术骨干”。先进工作者”等

    https://img0.baidu.com/it/u=942652545,4012026110&fm=253&fmt=JPEG&app=138&f=JPEG?w=650&h=488

    在20年的焊工生涯中,他手持过无数焊枪,从交流焊机、直流焊机到气保焊机,再到轻型气保焊机,见证了电焊机和焊机的演变。时代的变迁。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证了焊工的安全,让他们更好地完成任务,为民生工程交上满意的答卷。

    做好“教、帮、引导”,培养新生力量

    提及近期施工现场压力钢管变形情况,“焊接工作非同小可”。肖强认真地说,“如果焊缝存在裂纹、未熔合、气孔、夹渣等缺陷,产品就达不到设计要求,承压能力甚至渗漏,都会严重影响施工效果。”因此,焊工有非常重要的责任,需要认真执行每道工序并反复检查。”

    “小强踏实、肯干、不浮躁,只要让他做的事情,他都会做得很好。”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饶志超说,肖强技术非常好,当了几年焊工后就成为了团队成员。长的。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队伍的职工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营造了一种相互竞争的良好氛围。在做好技术工作的同时,肖强在节约耗材、减少浪费、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好建议,形成了有效推进生产管理的体系。

    对于想要向他学习的人,他将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的经验,培养一批又一批传承工匠精神的焊工。他认为,要想提高焊接技术,除了要肯吃苦,还要爱思考。他经常鼓励他们与其他焊工交流,在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肖强说:“看着我的每个徒弟各司其职,我很有成就感。”

    2010年以来,参与珠三角西江引水、东江引水等广东省重大工程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今在湛江市引水工程中,他的焊接工作更是游刃有余。当被问及掌握这项绝活并获得如此多荣誉的秘诀时,肖强想了想,诚实地说:“没有什么秘诀,焊工就是技术工人,只要肯吃苦,学就行。”多加练习,熟能生巧。”就是这样。”

    采访结束,肖强与记者握手告别。宽阔的双手,结了一层厚厚的茧。这是劳动送给他的礼物。他的青春在这层厚厚的茧上发芽、生长、绽放。 ,如同耀眼的电火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湛江引调水工程电焊工肖强:20年匠心铸就行业标兵